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103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改建铁路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工程环境问题研究为例,探讨沙漠铁路改建工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和现场调查,分析了既有包兰线人工植被群落演替及衰退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探讨适宜的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52.
以新建铁路包头至满都拉线(白巴段)沿线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方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研究区植被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基质为草地,温性荒漠草原是研究区的主要草地类型,植物群落主要由针茅、黄沙蒿、羊草、糙隐子草、冷蒿和苔草等组成,区域总体生物量不高。  相似文献   
53.
鲁中山区公路岩石路堑边坡植被自然恢复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公路岩石路堑边坡植被的自然恢复效果,为山区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和植被恢复设计提供参考,调查了鲁中山区的6条省道和2条国道,得到了边坡的岩石类别、风化程度,以及边坡的建设年限、坡度、坡高和边坡植被的覆盖度与优势物种,并简要分析了植被自然恢复的原因。初步结果显示:(1)花岗岩、闪长岩边坡的植被自然恢复效果远好于石灰岩边坡;(2)黄背草、荩草等为花岗岩和闪长岩边坡的优势物种,而荆条、酸枣等为石灰岩边坡的优势物种。建议:(1)对稳定的花岗岩和闪长岩边坡宜采用不妨碍植被生长的防护型式,实现植被的自然恢复;(2)对石灰岩边坡,宜采用岩石裸露处理,并穴栽灌木进行美化;(3)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充裕不应成为随意扩大边坡工程防护的理由,将边坡植被自然恢复的理念应用到高速公路边坡设计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4.
对于水库灌区开挖形成的边坡,传统的边坡治理重点仅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能,并未考虑到边坡防护与生态治理之间的协调关系,导致水库灌区边坡不具备自我修复的生态循环功能与景观效应,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平衡要求。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通过选用优质的土壤、保证水泥强度、添加鲜嫩有机质、种植适宜的植被以及适当适量施肥并添加保水剂,并对边坡加以清理,安装锚钉,铺设铁丝网,喷播植被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工作,可对水库灌区边坡起到涵水固土、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并最终达到改善边坡景观和美化边坡环境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水库灌区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展开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5.
为了解铁路沿线工务设备植被绿化覆盖情况,采用无人机携带的数码摄像机对铁路沿线进行分辨率优于4 cm的航空摄影,并以获取的高分影像生产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再通过深度学习配合人工辅助采集策略建立铁路沿线植被覆盖档案库;综合利用GIS技术实现铁路沿线绿化覆盖结果提取与线路要素的建档与集成。研究表明,该系统机器自动检测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了基于时空数据库技术对绿化覆盖数据实时的多人协同整治管理。  相似文献   
56.
分析三江源区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三江源区公路建设植被恢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梁敏 《公路与汽运》2005,(6):103-105
提出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应突出“以人为本,公路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并结合阳平(阳朔—平乐)高速公路的设计,介绍了高速公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说明了如何采取路基防护、排水工程、植被恢复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8.
通过水槽试验,探讨了不同滩地植被密度、植被高度对复式河槽流速分布的影响。试验时,借助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观测不同垂线、不同测点的瞬时流速,选竹签模拟乔木。试验结果表明,在滩地无植被情况下,流速分布满足对数分布;滩地种树后,主槽流速明显增大,滩地流速减小,流速呈S型分布,不同植物密度,S型的分布是不同的。这种S型分布将水流划分为3个区的复杂行为,S型分布的形状与水深、垂线位置和植物特性(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有关。植被密度对流速分布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9.
高速公路石质边坡不同受光面土壤与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处山东省中部半干旱区的京沪高速公路(G2)济南至莱芜段高速公路部分路堑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护坡试验工程为例,观测不同受光面边坡(阴、阳坡面)的土壤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硬度等重要指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阳坡土壤硬度大于阴坡、水分含量又低于阴坡;土壤硬度、水分含量等又成为了石质边坡植被恢复与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应选择耐旱、抗贫瘠的适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植被;从植物的丰富度来看,阴阳坡的土壤水分从下往上逐渐减少,低坡高区域比高坡高区域的减少速度快,阴坡比阳坡的植物种类丰富。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效果,依托保龙高速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对保龙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现状进行选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植被物种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也可引入不具有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②植被护坡技术具有局限性,应与工程防护技术相结合;③对于较陡的岩质坡面可考虑在框格梁内设置种植槽,栽植攀援性和垂吊性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