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23篇 |
免费 | 188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7483篇 |
综合类 | 8364篇 |
水路运输 | 9601篇 |
铁路运输 | 9056篇 |
综合运输 | 1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7篇 |
2023年 | 1569篇 |
2022年 | 1913篇 |
2021年 | 2507篇 |
2020年 | 1771篇 |
2019年 | 1453篇 |
2018年 | 685篇 |
2017年 | 905篇 |
2016年 | 907篇 |
2015年 | 1375篇 |
2014年 | 1965篇 |
2013年 | 2053篇 |
2012年 | 2255篇 |
2011年 | 2469篇 |
2010年 | 2348篇 |
2009年 | 2440篇 |
2008年 | 2582篇 |
2007年 | 2145篇 |
2006年 | 1875篇 |
2005年 | 1588篇 |
2004年 | 1405篇 |
2003年 | 1431篇 |
2002年 | 1212篇 |
2001年 | 1048篇 |
2000年 | 755篇 |
1999年 | 618篇 |
1998年 | 613篇 |
1997年 | 554篇 |
1996年 | 553篇 |
1995年 | 460篇 |
1994年 | 371篇 |
1993年 | 362篇 |
1992年 | 292篇 |
1991年 | 287篇 |
1990年 | 270篇 |
1989年 | 21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41.
目前国内对隧道工程穿越采空区的修建研究仍比较分散,尤其是大断面的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采空区的研究。为了提高高铁隧道下穿采空区工程的质量,以太焦高速铁路皇后岭隧道为例,研究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近距离下穿采空区隧道开挖对采空区及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同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隧道在不同间距下下穿采空区的两者的相互影响,得到隧道从采空区下方2倍以上洞径下距离穿越时,隧道与采空区不会造成相互的不良影响,对于今后大断面高铁隧道下穿采空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2.
为提高山区公路工程建设水平,首先总结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随后分别探讨高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和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遇到高边坡坍塌、变更设计后开挖形成的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计算模型,计算天然状态和降雨工况下膨胀土路基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后的高边坡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变更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43.
为研究高强钢丝网-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RC)梁的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两根有腹筋工字形截面RC梁,其中一根作为对照梁进行一次性破坏加载试验,另一根经损伤加载产生剪切裂缝后对其两侧腹板布置高强钢丝网并浇筑UHPC进行抗剪加固。通过三点弯曲加载试验,研究了高强钢丝网-UHPC加固RC梁的抗裂性能、变形能力和抗剪承载能力,并分析了加固梁的破坏模式和失效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强钢丝网增韧UHPC加固方法可有效改善RC梁的抗裂性能,加固后梁的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44.
针对公路隧道细水雾自动消防系统,使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模型;设置火源功率为20 MW,在细水雾和不同纵向通风耦合作用下对隧道火灾的排烟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细水雾时,随着风速加快,火源上方和下游10 m处温度降低,但火源下游5 m处温度升高;无纵向风时,细水雾降低温度效果有限,且开启细水雾后温度波动较大;在细水雾和纵向通风共同作用下,火源上方和下游10 m处的温度可得到较好控制,但火源下游5 m处稍低位置的温度呈升高趋势(风速为2 m/s);当纵向风速为2 m/s时,细水雾使烟气下沉到火源下游5 m附近。 相似文献
245.
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单元理论,改变了传统的平直人工边界,提出一种采用二维弧形一致黏弹性边界单元模拟半无限域人工边界的全新思路。通过算例,详细介绍了其建立思路及其在有限元软件中设置的具体流程,并对二维弧形一致黏弹性边界单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算;同时,深入讨论了输入震源频域、介质的弹性常数和单元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二维弧形一致黏弹性边界单元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该单元的精度和稳定性均优于普通黏弹性边界单元,而且其使用起来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246.
处于上海地区第一承压含水层中的复兴东路220kV电缆越江顶管工程浦东工作井开挖深度达32.45m,详细介绍了该工作井封底技术方案比选、抽水试验、沉降监测以及实现干封底的技术要点等内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7.
248.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提出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级配,评价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且,采用了大马歇尔法、旋转压实体积法、GTM法3种方法研究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49.
隧道阻燃改性沥青上面层(AC-13C)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安徽省沿江高速公路隧道复合沥青路面施工实践,针对隧道阻燃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隧道内、外阻燃与非阻燃表面层(AC-13C)的现场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最佳油石比条件下,生产配比、标准配比与拌和楼取样条件下的阻燃混合料空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较非阻燃混合料分别降低和提高0.6%和3.8%左右;加入阻燃剂的未冻融循环试件(50次)劈裂强度较未加入阻燃剂增加11%,车辙动稳定度较非阻燃可提高2.3~2.6倍,但经过冻融循环后试件劈裂强度比(TSR)衰减较快,降幅为17%,隧道内阻燃改性表面层抗滑性能指标的横向力系数与构造深度较主线非阻燃改性表面层明显偏小,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阻燃沥青混合料对国际平整度指数影响较小,但对隧道内、外施工的连续性、时效性要求较高.研究结果证明了阻燃剂对抗车辙性能贡献率较大,但阻燃改性沥青混合料水敏感性难以满足项目要求.对提高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水平和类似阻燃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建议隧道表面层慎重添加阻燃剂,不宜采用阻燃AC-13级配类型. 相似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