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86篇
公路运输   743篇
综合类   404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113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循环荷载下压实粉土的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循环加载的偏应力幅值、试样的含水量和压实度对路基粉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影响规律,并以动偏应力和土体的物理状态参量建立了压实粉土的回弹模量预估方程。研究表明,压实粉土的回弹模量随动偏应力增加逐渐降低,对于变形强化试样存在一个"临界回弹模量",但对于破坏试样回弹模量则一直减小;压实粉土的回弹模量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且当压实度越低、含水量越接近于饱和、而动应力水平又越高时,降低速率越快;粉土的回弹模量随压实度提高而增大。依据试验回归得到的压实粉土回弹模量预估模型,与试验结果相比拟合效果较好,可为路基模量设计值的取用与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实测结果与Witczak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Witczak预估模型并不适合预测开级配、大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基于这个观点,开展多因素、多水平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考察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影响显著的因素,通过对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多元线性预估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并对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二灰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钢渣后其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作者首先对混合料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土的抗压回弹模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当钢渣掺量适当(20%~40%)时,能明显提高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土的抗压回弹模量。此外,综合分析得出二灰土掺钢渣最终的最佳配合比,为实际工程中钢渣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以山西省典型路面结构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假设的BISAR软件建立路面结构计算模型,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标准轴载和超载条件下不同结构层厚度和模量的路面结构组合进行受力分析。将路面结构层最大拉应力作为主要力学指标,获得不同组合下最大拉应力值,揭示结构层厚度及模量等参数对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得出不同轴载下的最佳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95.
为分析应急机场快速修建工程的合理道面结构形式,采用人工加载和道面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加载2种方式,对由压实土基、稳定土基层(底基层)和功能性面层组成的典型道面结构疲劳变形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道面结构的累积塑性变形、回弹弯沉和弯沉盆曲线随飞机荷载、施加荷载频率和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情况及其平面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变形随加载频率增大而增大,累积塑性变形与加载次数呈对数关系;弯沉盆曲线形状类似“S”型曲线,可采用四次曲线方程进行拟合;道面结构的早期整体回弹模量增长较快,7~60 d龄期内整体回弹模量可达200~500 MPa,在数万次通行次数下,土质道面的回弹弯沉小于1 mm,表明提出的土质道面结构形式能够满足应急机场强时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曾辉 《路基工程》2021,(5):153-157
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的单点弯沉值、弯沉差、各结构层动态模量、弯沉盆参数Dx-Dx ,多角度评估复合式路面硬路肩路面承载力;通过现场各结构层取芯及强度试验,分析影响硬路肩路面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硬路肩利用方式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保留硬路肩拼接旧路面结构层的力学状况,结果表明保留硬路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采用UTM-100沥青混凝土试验系统,对几种常用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土工袋技术近年来已被成功应用于房屋地基加固,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但其在动荷载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尚未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土工袋竖向承载能力及变形特性,开展一系列室内土工袋组合体无侧限极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循环压缩试验,并通过控制循环次数、上部静荷载及循环荷载比值的大小研究其对土工袋组合体竖向应力、应变和动压缩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层数的增加,土工袋组合体极限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值0.7 MPa,压缩模量峰值也随之减小并稳定于6.73 MPa;循环压缩试验初期土工袋组合体塑性变形显著,每一循环周期产生的竖向残余应变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于0;动压缩模量在试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不受循环次数的影响;随着上部静荷载的增大,土工袋组合体动压缩模量逐渐增大,上部静荷载为50 kN的土工袋组合体经过200次循环荷载作用后动压缩模量达到53.87 MPa;反之,循环荷载比值越大,动压缩模量越小,循环荷载比值为0.4条件下土工袋组合体在200次循环荷载作用后仍能达到49.39 MPa;在竖向动荷载作用下,土工袋能够满足其作为隔震材料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999.
该文归纳总结了多年来国外在粒料与路基土回弹性质影响因素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以期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压成型×h=150 mm×150 mm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试件,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37.5 mm和31.5 mm的LSAM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力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LSAM的抗压回弹模量是普通沥青混凝土的1.3倍左右;LSAM的回弹模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是半刚性材料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