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6篇
  免费   86篇
公路运输   1397篇
综合类   442篇
水路运输   673篇
铁路运输   399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局部曲线拟合的多变指数法修正示功图上止点位置的原理及特点,作者在数学处理上作了简化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及绘图程序,使之实际操作简单、便于应用。上止点位置的精度可达0.05°~0.1°CA,本文最后提供了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3.
沈锐利  唐可佳 《中外公路》2019,39(2):135-140
为了研究用几何尺寸快速创建参数化桥梁构件并输出对象信息进行数据管理的方法,以悬索桥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为例,借鉴Autodesk平台核心建模软件Revit的族思想,结合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建立了锚碇参数化模型,得到了可用于快速建模和数据管理的尺寸驱动三维模型。基于以上锚碇参数化建模的技术路线,以万州驸马大桥北岸锚碇为应用实例,说明了参数化锚碇模型如何关联数据并输出设计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utodesk平台进行悬索桥构件参数化设计具有可行性,且参数化能力强,有利于信息传递与管理,为桥梁BIM正向参数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以湖南某在建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为例,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主梁施工方案和支架验算方法,利用桥梁通用软件验算桥梁各部位的结构是否满足规范及安全稳定性要求,并对主梁施工流程进行分析,为桥梁施工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结合吉林省松原市天河大桥北汊桥施工,介绍了空间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法;根据该桥结构受力特点及现场硬件设施,分析了吊杆张拉控制条件,提出了吊索张拉方案;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体系转换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6.
177.
介绍200m^3/h绞吸式挖泥船在填海工程施工时,因右钢桩上下两箍断裂,右钢桩无法继续使用时,利用锚艇这根“拐杖”作辅助进行“瘸腿”施工,保证了工期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8.
针对厦门湾10万吨级航道一期疏浚工程招投标,电缆沟疏浚、航道疏浚工程的实施特点,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其技术保证措施,使工程进度,质量、投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等方面作了介绍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9.
为详细地掌握天津新建海河独塔斜拉桥主塔锚固区在大量大吨位斜拉索的张拉力作用下的复杂应力状态,进行了三维应力分析和1:50平面光弹模型实验和1:60三维光弹模型试验。定性和定量地掌握该结构部位复杂应力的分布,为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保证了重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能,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光弹性模型实验,可为优化设计、调整设计构造提供科学依据。对该桥主塔结构受载性能的研究,不仅能使本桥主塔设计更合理,对今后类似桥梁主塔的设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0.
桃花峪黄河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主跨为406 m。利用全桥模型试验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其体系转换过程,重点介绍了该桥的试验模型在结构设计、体系转换过程及有限元仿真分析方面的一些有益结果。自锚式悬索桥在计算其加劲梁无应力长度时,需要计入加劲梁的压缩变形值;在体系转换过程中,当各构件的无应力参数唯一确定后,结构的成桥状态与吊索张拉顺序无关,因此各种体系转换过程都能实现目标状态;采用无应力长度控制法计算吊索张拉力简单易行,可适用于设计和优化吊索的张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