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53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8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ECE R29中商用车驾驶室的试验方法和要求,运用LS-DYNA软件建立某客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碰撞过程中撞击能量、速度、加速度及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仿真试验符合试验要求和实际情况,说明用计算机仿真摆锤正面撞击客车来研究客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是可行的,是客车安全性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82.
根据薄壁梁的轴向压溃和弯曲的基本理论,获取了薄壁梁的刚度特性。采用6自由度非线性弹簧单元和它与梁单元的组合分别代替原方管轴向压溃和弯曲有限元模型中壳单元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能较好地模拟薄壁梁的碰撞变形过程。然后,将其用于建立某轿车前舱结构的梁板混合分析模型,分别用梁板混合模型和原板壳详细模型进行正面碰撞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梁板混合模型不但能和板壳模型同样好地预测轿车的正面碰撞性能,而且可缩减约85%的仿真时间。  相似文献   
283.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中后排乘员伤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正面碰撞中后排乘员假人伤害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通过分析10个车型正面碰撞试验结果,得出了正面碰撞中后排乘员头部、胸部和大腿等部位的伤害特性。  相似文献   
284.
构建了带假人和安全带等约束系统的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多刚体和有限元耦合计算模型,根据欧洲座椅法规ECER17的规定,模拟正面碰撞后排座椅安全性台车试验,对座椅骨架冲击强度和假人动态响应等进行了CAE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85.
文章在MADYMO中建立某约束系统模型,根据CAE的计算结果分析颈部My伤害在各个阶段的产生原因,并利用CAE模型对座椅防下潜结构、转向管柱压溃特性等因素对颈部My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安全带和气囊的参数应用全因子法进行了DOE优化。  相似文献   
286.
在MADYMO中建立安全气囊的模型,并应用PSM子结构方法建立了车人的简要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数据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从气囊直径、排气孔直径、气流率三个方面对安全气囊进行了优化,使其在正面碰撞中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87.
为探讨副驾驶员座椅靠背角度对乘员碰撞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某乘用车副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采用LS-DYNA软件分析了该车型在正面碰撞时对应于不同座椅靠背角度的副驾驶员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靠背角度的增加,乘员的损伤加重,尤其是头部和颈部损伤。因此,在正面碰撞中,将副驾驶员靠背角度适当调小有利于对副驾驶员保护。  相似文献   
288.
通过统计18个车型的《乘用车正面碰撞成员保护》(GB 11551-2003)和《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57-2011)中两类正面碰撞试验的试验结果,分析这两种碰撞试验中转向管柱位移与假人头部伤害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得出了转向管柱上移量对假人头部伤害指标HIC的影响比较大的结论,为改进车辆被动安全性能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89.
汽车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壁障的LS-DYNA格式有限元模型采用壳单元建模,能够比实体单元模型更精确模拟其局部变形,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仿真精度.该模型不仅能够满足ECE法规静压强度的要求,且对于比整车碰撞更苛刻的各种部件碰撞工况如平面墙撞击、半面墙撞击、低位水平杆撞击、高位水平杆撞击、垂直杆撞击等,也能够很好地贴近试验曲线.通过模型验算,并与国外某实体单元模型进行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0.
由于正面小重叠率碰撞交通事故的频发,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于2012年发布了一项新的测试工况——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试验,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正面碰撞保护性能。分析正面小重叠率碰撞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总结了IIHS正面25%小重叠率碰撞评价的测试以及评价方法。选取IIHS小重叠率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正面全宽的测力墙数据分析了小重叠率区域内构件的吸能特点,解析了小重叠率碰撞试验中约束系统的作用以及假人伤害,初步探讨了应对IIHS小重叠率正面碰撞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