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129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系统结构模型是一中组成部分(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文章对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系统可达矩阵计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对国内部分交通枢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的步行换乘模型的基本要素与属性。对模型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步行换乘模型既可应用于交通枢纽的内部管理和评价分析,也可以应用于旅客的交通信息与引导服务。步行换乘模型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增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3.
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如何重新定义与发展交通系统,使其符合未来节能、环保、健康、安全、高效的共同需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规划的主流意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不消耗化石能源,属于绿色交通,不仅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一  相似文献   
104.
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以常熟市步行交通调查分析为例,归纳总结苏南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运行特征和基本问题,探索步行系统的规划体系、设计要点及改善方案.提出苏南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步行系统规划体系框架.围绕宏观的特色化分区、中观的特色化单元、微观的特色化空间,连续的步行网络和步行通廊...  相似文献   
105.
《城市交通》2011,(6):F0004-F0004
北京西单立体步行系统由人行天桥、地道、连廊等室外部分与楼宇内部通道两部分组成。其中连廊系统包括宽敞舒适的步行空间、防雨和防雪自动扶梯、残疾人升降平台、先进节能的LED夜景照明系统等多方面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6.
概况——现代步行街系统发展历程 最早的步行街系统是德国埃森市的林贝克大街(Linbecker street)。林贝克大街始建于1926年,当时只是在原有交通要道基础上禁止了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林贝克大街建为林荫大街,获得商业经营上的成功,被视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雏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分析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丁市2010—2012年独栋住宅的销售价格,以街道智慧步行指数(Street Smart Walk Score)和人行道密度(Sidewalk Density)作为衡量指标,研究社区步行通达性对房价的影响。使用Cliff-Ord空间特征模型(即广义空间模型,General Spatial Model,或者SAC)控制空间自相关影响。结果表明:在依赖小汽车的社区通过增加设施可达性来提升步行通达性的举措并不能提高房价;增加人行道也只能最小限度地提高房价。投资社区便利设施和人行道对适宜步行社区的房价提升效果比依赖小汽车的社区显著。  相似文献   
108.
109.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有些城市,或出于缓解交通拥堵的初衷,或出于让城市道路宽阔气派的意图,宣布取消自行车道、压缩步行道。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这些城市为了加快机动车行驶速度,盲目设计超宽的马路、不分青红皂白地拓宽机动车道、砍伐行道树、取消自行车道,个别城市还对取消自行车道予以立法。近日笔者在与一些厂商交谈中,许多人都对自行车的前途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步行铺面组成要素、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提出的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实现铺面外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