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100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南山隧道进口段围岩破碎,为V级围岩.进口段开挖原设计采用CD法,针对CD法分部较多、工序繁杂、开挖面小、临时支撑耗费材料较多且施工进度较慢等缺点,提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增设双层锁脚锚管及临时仰拱保证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CD法与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该工程中的适用性,认为采用优化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对胃癌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及差异。方法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imFISH)检测平台检测32例胃癌和36例结直肠癌患者CTCs细胞数,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TCs<2组有8例(25%),随访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s≥2组有24例(75%),仅有8例存活,两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结直肠癌组患者中外周血检出CTCs<2组有28例(78%),随访时间结束时,全部患者存活;检出CTCs≥2组有8例(22%),其中6例患者在随访终点时间存活,结直肠癌中CTCs<2组与CTCs≥2组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胃癌与结直肠癌的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Cs检出结果与胃癌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病理分级均无关(P>0.05)。结论采用阴性富集和imFISH技术检测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TCs,CTCs值升高的患者预后不良,且胃癌较结直肠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年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2017年所有胃癌患者,将发病年龄用五分位间距法对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进行区分(45岁被确定为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的年龄截断值),分析两组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分子病理和预后特征。结果分析所获取的年轻胃癌组(n=108)和中老年胃癌组(n=216)患者的性别信息,性别比分别为1.4∶1和3.5∶1(P<0.001);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8.33%和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与中老年患者组相比,年轻患者组以胃窦部发生病变为主,多部位发生更为常见,更多胃溃疡病史,诊断所需时间更长,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印戒细胞癌比例较高,BorrmannⅢ型和Ⅳ型更为多见,生存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在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B病毒相关RNA(EBER)表达方面未见差异(P>0.05)。结论年轻胃癌患者在性别比例、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中老年胃癌患者,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可以考虑作为一个独特的临床群体。进一步研究年轻胃癌患者的病因和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检测胃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32例胃不典型增生及20例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p65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46.88%、74.60%,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胃癌中,NF-κBp65蛋白在低分化组、侵及浆膜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高中分化组、未侵及浆膜层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89.66%vs.61.76%;86.49%vs.57.69%;84.62%vs.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F-κBp65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此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培养人胃腺癌细胞株AGS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DHA、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GS细胞,采用中效原理和Chou-Talalay联合指数原理计算药物单用和合用时的中效浓度(IC50)和合用指数(CI),确定药物合适作用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DHA组、5-FU组和DHA联合5-FU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分析细胞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的表达变化。结果 DHA、5-FU单用可时间-剂量依赖地抑制AGS细胞增殖(P<0.05)。DHA、5-FU单用24、48h时IC50分别为51.60、34.82μg/mL(DHA)和45.90、16.86μg/mL(5-FU)。DHA与5-FU合用时,DHA可显著增强5-FU对AGS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效应,并将5-FU的IC50减少3.56~2.15倍,CI<1二者呈现协同作用。与对照组、DHA组、5-FU组比较,联合干预组AGS细胞的DNA合成前期(G0/Gl期)细胞分布比例明显增加,DNA合成期(S期)细胞分布比例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DHA组、5-FU组比较,联合干预组AGS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DHA和5-FU合用可协同抑制人胃腺癌细胞株AGS的生长增殖,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表达而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及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相似文献   
96.
胃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分子信号通路和许多细胞因子,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PI3K/AKT、MAPK通路,HER、VEGF/VEGFR、MET等生长因子及受体家族,COX-2、NF-κB、STAT、白介素家族等炎症相关因子,他们参与了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促进、周期调控以及胃癌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等过程。这些因子在胃癌中特异性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胃癌的靶向治疗,相应药物多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胃癌靶向诊断也有了新的进展,闪烁扫描法、内镜等手段逐渐趋于成熟,但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多处于临床前期阶段,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观察不同药物浓度SAHA作用于培养胃癌细胞株MGC-803时的增殖变化,初步选取药物作用48h时的合适药物浓度,进一步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μmol/L SAHA对MGC-803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乙酰化组蛋白3、4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HA处理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细胞周期内G1期比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HA处理组的乙酰化组蛋白3、乙酰化组蛋白4升高,而cyclin D1含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可以抑制MGC-803细胞增殖,通过G1-S期阻滞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促进乙酰化组蛋白3及乙酰化组蛋白4的表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98.
广州市海珠大桥(钢桥)静动力分析与荷载试验表明,桁架结构因活载作用产生的应力值和跨中挠度值较小,主要是数值较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存在,可能导致大桥丧失承载能力,即使维持汽车--10级荷载标准,也必须立即加固。本文研究方程可供公路旧钢桁架桥承载力评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
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和酶联亲和组化法对41例胃癌P5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胃癌中P53蛋白、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1.46%、21.95%、14.63%。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汉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在ER、PR阴性者中P53蛋白阳性中高于ER、PR阳性者。P5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提示检测P53蛋白、ER、PR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细胞增殖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和内分泌治疗有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
对用铝合金压铸件制做120空气控制阀盖类零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采用铝合金压铸件替代铸铁件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