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810篇
综合类   289篇
水路运输   446篇
铁路运输   382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介绍了基于表面工程原理的新型轮缘干式减磨技术。应用研究表明这种采用金属减摩修复技术的产品不但安全、适用,其两种适用于不同线路产品的减磨效果,较既用产品分别提高了8%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62.
针对HXD2型机车牵引单元中抱轴箱传动端轴承出现的异常磨损现象,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63.
对HXD1C型机车砂箱撑管进行观察,发现其破损的原因是砂子的冲蚀磨损。分析撑管破损的机理,得出结论:撑管最先破损的位置发生在砂子冲击角度为30°的地方。提出撑管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撑管运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4.
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汽车制动器衬片的实际工况,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制分析了碳纤维含量、强度及表面状态等对磨损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磨损性能、工作寿命及抗热衰退性能均明显高于传统的石棉摩阻材料。  相似文献   
65.
一般而言,装用于中、重型商用汽车的柴油发动机的生命周期要比轿车发动机长,并且产量也比后者的低很多。因此,用于其加工和装配的生产设施的投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商用车柴油机全新的换代产品并不多见和常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发动机不需要经常的改进和进一步的发展。恰恰相反,为满足市场对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新要求,必须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相似文献   
66.
高速行驶的车辆不能前轮装子午线胎,后轮装斜交胎,最好整车同时装子午线轮胎,但必要时允许前轮装斜交胎,后轮装子午线胎。在同一轴上不能混装子午线胎和斜交胎。高速行驶的车辆严禁装翻新胎。 换用新胎时,最好能全车轮胎成套更换或分前、后轮更换。为保证行车安全,应将新胎装于前轮,修复胎最好装于后轮并且必须经过动平衡的配重校正。经过修复的轮胎质量分布不均,在高速旋转时  相似文献   
67.
汽车四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汽车四轮定位的概念,介绍了其内容和目的,概述了四轮定位不良对汽车轮胎、行驶性能的影响及汽车故障与四轮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驾驶员会感觉到发动机起动困难,行驶无力,油料消耗增加。引起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不足,即气缸漏气。其故障原因如下:①气门与气门座密封不良;②活塞环和气缸严重磨损;③气门弹簧折断;④活塞环卡滞;⑤气缸垫烧蚀。  相似文献   
69.
低温环境对车辆使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东北、西北、华北(下称“三北”)地区的气温特点,分析了低温环境下造成车辆起动困难和总成尤其是发动机异常磨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0.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系统,对3种金属纤维增强半金属摩擦材料与灰铸铁在不同温度时发生滑动摩擦后的磨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的摩擦材料表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磨损特性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含钢纤维材料Fe原子浓度达50%~60%,Cu、Ba、Ca、Al等元素的原子浓度在6%~10%;含黄铜纤维与紫铜纤维的材料副磨屑中,二者Fe原子浓度均较高,但其它元素的原子浓度为紫铜低于黄铜;紫铜材料体系的结合程度比黄铜好,填料不易脱落,但对对偶损伤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