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0篇
  免费   166篇
公路运输   1599篇
综合类   761篇
水路运输   489篇
铁路运输   639篇
综合运输   13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在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中,荷载分担比和应力折减系数是比较分析土拱效应发挥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随着桩承式加筋路堤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其相关的土拱效应计算方法也不断增多,但是目前尚未有一种适应性较好的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方法。介绍了现有的Terzaghi、Hewlett、Randolph、Low和Van Eekelen土拱理论及英国、德国、日本以及北欧规范中的设计方法,通过3个工程案例,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荷载分担比和应力折减系数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由于不同方法的土拱模型假设不同,且与是否考虑加筋体作用及桩基布设形式有关,各种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92.
针对城市主干道宽跨比大、横向支撑少、桥梁结构受力复杂及空间效应显著等特点,对跨度分别为30 m、35m、40 m、45 m、50 m、55 m,桥宽W分别对应为[25,L](步长5 m)的三跨等截面连续梁进行分析,并结合四川泸州城市环线快速路某节点工程,研究宽跨比对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力不均匀系数随着宽跨比、结构跨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墩顶负弯矩区不均匀系数较跨中正弯矩区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93.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氧气过低问题,给出一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方案,它能够有效解决PEMFC因氧气不足造成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改进型趋近律代替传统滑模控制中指数趋近律,能够有效抑制控制器因切换产生的高频抖动,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本文所给出的改进型滑模控制器较传统滑模控制器,具有稳定性更高、鲁棒性更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94.
依托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加固实体工程,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旋喷搅拌桩加固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的适用性和加固效果;通过钻孔取芯和静载试验测量分析了旋喷搅拌桩在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中的成桩质量和桩芯强度;监测了路堤荷载下旋喷搅拌桩加固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典型断面的施工期间及工后的地表沉降、深层水平位移、桩体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等数据,分析了旋喷搅拌桩加固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的实际加固效果和工程受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旋喷搅拌桩在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中可完整成桩,桩芯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2.5 MPa,相对于常规搅拌桩强度提升了约一倍;在路堤荷载下,旋喷搅拌桩能有效地减小地基沉降和坡脚深层水平位移,并提高路堤的稳定性;旋喷搅拌桩加固地基桩土差异沉降较小,桩土应力比介于5~10,桩体荷载分担比小于50%,具有复合地基特性,复合地基分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两者设计方法差异很大,本文研究的旋喷搅拌桩建议按照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可见,旋喷搅拌桩加固含易液化粉土夹层软基效果良好,可适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795.
涝坡枢纽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涝坡村附近,为绕城高速公路与济泰高速公路组成的十字交叉型枢纽立交。综合考虑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地方政府意见,结合交通量分析,本着尽量利用原有设计匝道,节约用地、减少拆迁的原则,确定了合理的互通立交型式。  相似文献   
796.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和交通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改建既有互通立交从而实现新建高速公路和现有路网的交通转换将成为一种趋势。以阳曲大盂至盂县六岭关高速公路起点互通立交改造设计为例,对单喇叭互通改造为枢纽互通立交进行方案研究与比选,对今后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7.
798.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耗排放因子具有差异性,导致机动车交通路网能耗排放的量化评估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建立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交通状态中的能耗和CO2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基于车辆比功率VSP(Vehicle Specific Power)作为车辆行驶状态与能耗排放之间耦合关系的表征参数。通过引入内燃机转速区分内燃机开启和关闭工作状态,并计算内燃机开启状态下VSP对应的平均能耗率,同时,建立能够解析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排放产生机理的VSP分布。通过收集典型行驶工况下车辆测试油耗数据和北京市车辆实际行驶轨迹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模型测算混合动力汽车不同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CO2排放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行驶工况(UDDS)和高速行驶工况(HWY)中,模型测算能耗排放因子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和-1.7%,与不考虑内燃机开启状态相比,测算误差减少5.6%和4.3%;在实际交通状态下,采用传统燃油车的测算方法会导致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为高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被低估,当行驶平均速度为低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会被高估。  相似文献   
799.
根据实际工程中桩筏基础沉降处于线弹性阶段的特点,从试桩曲线得到的单桩竖向刚度入手,基于相关理论和经验公式建立了桩筏基础整体竖向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平均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对软土地区及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基础、嵌岩桩基础及大型交通工程4大类8个工程实例的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计算沉降值基本为实测沉降的0.8~1.5倍,验证了所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为实际桩筏基础初步设计中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0.
铁路引入枢纽线路和站场改建方案对工程经济性、合理性、路网布局及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合理确定新建铁路引入复杂铁路枢纽方案,以潍烟铁路引入潍坊枢纽线路及站场改建方案为例,在城市发展规划、运量预测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区域铁路网格局预测,对工程经济性、运营安全性、路网通达性、工程实施难易程度等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比选。比选结果表明:潍烟铁路自昌邑南站引入潍坊枢纽并在其站内潍坊端增设到发线方案,既可保证潍烟铁路引入昌邑南站后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又可减少对昌邑南站已建工程的改建,避免影响潍莱铁路正常开通,为烟台、威海地区强化对外客运通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