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84篇 |
免费 | 20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018篇 |
综合类 | 955篇 |
水路运输 | 616篇 |
铁路运输 | 834篇 |
综合运输 | 1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237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245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66篇 |
2009年 | 252篇 |
2008年 | 264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71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为解决因淤泥质土层较厚导致的基坑变形大和地表沉降不均等问题,依托湖北交投实业总部深基坑工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比两种不同内支撑布置方式下的变形规律,并研究深厚淤泥质土层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深度较浅且未设置内支撑时,围护结构整体表现为“悬臂梁式”变形形态;随开挖深度增大及内支撑逐步施作,围护结构主要表现为中部向坑内凸出的“鼓肚形”变形形态。受淤泥质粘土层影响,围护结构变形与地表沉降变化值显著增加。基坑开挖至坑底时,在角部设置两道内支撑方案最大位移发生在0.77H位置(H为基坑开挖深度),为43.2 mm;在轴对称处设置一道内支撑时最大位移为47.48 mm。两种方案下的地表沉降最大值均基本稳定在0.6H位置,分别为31.50 mm、31.24 mm。当基坑进行两次拆换撑操作时,围护结构及地表沉降变形值有一定幅度增大,尤其在第一道支撑拆除后,建议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测及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32.
徐岩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2,(5):83-88
为研究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在活载作用下拱与梁的分担比例,将吊杆力等效为膜张力作用于梁拱闭合体上,使用力法推导了三跨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拱肋活载分担比例的解析解,通过与有限元结算结果的对比,提出既定假设条件下解析公式的修正方法,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拱梁组合连续刚构桥拱肋活载分担比例的敏感影响因素;结果... 相似文献
833.
涡流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涡流比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速率的影响。计算软件为经过修改的KIVA-Ⅲ程序。计算对象为具有深盆形燃烧室的发动机。研究表明,当涡流比从0依次增加到2.5、5时,虽然缸内平均湍流强度增加。但最高湍流区湍流强度先升后降;由于燃烧速率赖于当地的湍流强度,而不是缸内的平均湍流强度。所以燃烧速率并不是一直随涡流比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34.
车用LPG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所研究的LPG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利用了下列控制策略:基于步进电机步数的LPG燃料精确预控制与空燃比闭环控制;优化发动机起动后及暖机过程的空燃比控制;通过提高怠速及推迟点火的催化器快速起燃控制;通过氧传感器的加热以快速实现发动机起动后的空燃比闭环控制。并对1.8L汽油发动机进行了匹配试验,在兼顾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前提下有害气体排放达到欧Ⅱ法规的50%。 相似文献
835.
836.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7.
以3种典型热轧H型钢截面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初等梁理论模型和考虑剪切变形及转动惯量影响的高等梁理论模型,分析在不同长细比情况下H型钢截面简支梁前3阶自由振动频率的差异,得出了初等梁理论进行H型钢梁自由振动分析的适用条件,该结论可供结构动力分析及动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38.
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和使用功能需要,地下工程埋深和跨度往往存在较大变化,研究覆跨比对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太沙基围岩压力理论推导表征围岩压力随覆跨比变化规律的理论公式,并采用基于网格自适应划分技术的有限元模拟方法,从地表极限承载力、位移响应、应力响应及围岩塑性区等方面,对不同覆跨比矩形洞室围岩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Ⅳ级围岩条件下,矩形洞室围岩压力随覆跨比增大而增大,当覆跨比H/D=2之后,围岩压力开始逐渐趋于稳定;当覆跨比H/D<2时,矩形洞室在极限状态下易发生贯穿至地表的垮塌破坏;当覆跨比H/D>2时,洞室拱顶上方出现压力拱效应。故覆跨比H/D=2可作为Ⅳ级围岩条件下深浅埋洞室分界线参考值。 相似文献
839.
针对玉溪至磨憨铁路西双版纳车站站位选择,分析该区域的各种控制因素,拟定可能的站位方案,根据控制因素的重要性及投资,对各方案进行优缺点比较研究,得到机场站位方案较为合理、可行。同时总结类似地区站位方案要充分考虑方便旅客出行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