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93篇 |
免费 | 52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908篇 |
综合类 | 1478篇 |
水路运输 | 1110篇 |
铁路运输 | 1759篇 |
综合运输 | 3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291篇 |
2022年 | 356篇 |
2021年 | 393篇 |
2020年 | 261篇 |
2019年 | 259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162篇 |
2015年 | 246篇 |
2014年 | 351篇 |
2013年 | 373篇 |
2012年 | 346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394篇 |
2009年 | 449篇 |
2008年 | 451篇 |
2007年 | 386篇 |
2006年 | 303篇 |
2005年 | 248篇 |
2004年 | 251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65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志坚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1):10-14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志留系地层千枚岩夹板岩地段 ,施工中发生大变形 ,初期支护开裂破坏甚至侵限。为此 ,对深埋志留系地层围岩特性及其变形规律作了分析研究 ,结合现场测试 ,提出控制该段围岩大变形的工程技术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大变形 ,保证了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82.
利用现场监测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信息资料 ,结合参数优化反分析土体m值 ,根据现场地质资料和优化后的参数 ,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深基坑支护系统进行变形预测 ,及时调整开挖方案和支护参数 ,此方法可以有效的指导基坑施工 ,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3.
乌鞘岭隧道F_7断层围岩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广泽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9):24-28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4.
甲板变形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梁为对象 ,提出基于曲线拟合方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法 ,并通过实例 ,得出甲板上梁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根据系统工作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甲板变形测量系统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85.
主要介绍高塔柱在施工过程中位移变形观测的意义、目的、方法,选取特定施工段进行位移量的测定,并对相应的变形量进行分析。找出塔柱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一般变化规律,并在施工放样时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和修正。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某储油罐管束式换热器的变形与受力状态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通过分析确定出管束式换热器最大变形与受力位置,为管束式换热器的修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各种新建管道基坑与已建地下项目的空间相互影响成为常态,本文以某新建排水管线沟槽基坑上穿已建城市地道为例进行分析。随着地道上部沟槽土体开挖,道埋深减少,土压解除,垂直荷载减少,地道产生附加变形及附加内力会对地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地道管片破裂、接缝张开。本文针对抗浮、开挖变形等方面提出保护措施,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土体及结构变形,确保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为类似的工程设计、分析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8.
以南京地铁机场线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有限元计算,研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盾构隧道所处的地层较好、埋深较大,且盾构隧道施工对于地层的扰动较小,所以盾构隧道施工对于桥梁下部结构的影响很小;由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梁体附加变形很小,均满足控制要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桥梁附加内力既对桥梁的受力起到好的作用也有不良作用,且附加力的量值很小,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9.
闫朝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5):103-107
富水细砂层是北京地区常见的土层,且常常与不透水层形成一种互层的构造形式。这种地层结构往往给地下工程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工程风险,尤其以暗挖法施工的大断面结构更为危险。以北京地铁暗挖横风道为例,介绍了软弱地层中的暗挖区间风道动态设计的依据、原理以及实际施工现场的响应,同时通过过程优化管理最终实现工程的顺利实施。对于工程设计者而言,坚持理论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坚持动态设计与管理是保证暗挖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基于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产生于地基沉降变形的机理及无砟轨道各结构层间关系的处理,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变形计算模型。以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例,以下部边界分别为地基面和路基面,道床板与支承层间的关系分别按层间接触和层间结合良好考虑,构建不同条件下的无砟轨道—路基变形计算模型。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下部边界为地基面和层间关系按接触考虑的计算模型能够反映轨道长波不平顺产生于路基变形的机理,计算结果符合双块式无砟轨道实际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征;而下部边界为路基面和按层间结合良好构建的无砟轨道—路基变形计算模型,由于支承层直接承受输入的"强制性"变形荷载,改变了无砟轨道适应路基变形的协调关系,从而导致路基变形引起的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及支承层产生的拉应力计算值过大,不符合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原理。由此验证了下部边界为地基面及无砟轨道各结构层按层间接触构建无砟轨道—路基变形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