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9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对张家界机务段废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通过污泥浓缩、干化,以一定泥煤配比比例,用作机务动力锅炉燃料焚烧,实验得出:污泥浓缩12 h后转至干化场至半干状态、25%的泥煤配比焚烧,含油污泥焚烧完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成功实现机务段含油污泥的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有效治理和控制含油污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2.
目前,我国污泥年产量已突破6 000万吨(以含水率80%计),"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围绕"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基本原则,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突破。但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的全链条集成仍存在制约性问题。现介绍"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干化焚烧+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作为主流技术路线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其全链条推广瓶颈,并展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的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24.
利用淤污泥陶砂制备声屏障材料,研究其密度、抗压强度、吸声性能和抗冻性能,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验证明,该声屏障密度为780kg/m^2;28d抗压强度4.8MPa;平均吸声系数0.70,在交通频率集中的800-1200Hz状态下平均吸声系数为0.86;15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为0。  相似文献   
25.
<正>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40%、近25亿人口缺少基本的卫生设施。由于全世界卫生设施缺失,每年,约有150名儿童死于腹泻。即使是在家用卫生间和社区公厕比较普及的城区,也有约21亿人使用与未安全清理的化粪池相连的厕所,或者是把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明沟或地表水中。厕所设计、坑厕清洁以及污泥处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还有废物利用新方法的出现,将有助于政府及其合作伙伴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26.
污泥与垃圾堆肥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取合适的边坡绿化种植基质及土壤改善材料,本文以安徽省汤口至屯溪高速公路岩质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和生活垃圾堆肥作为种植基质添加材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污泥或垃圾堆肥的土壤其植被的长势、发芽速度、覆盖率及成坪状况、生物量、抗旱状况、抗高温状况、抗寒状况以及越冬和越夏能力、绿期等均比不添加的好。施加的污泥量>10%时即可达到很好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垃圾堆肥量在>25%时可达到较好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在雨污水管网养护过程中,清掏出的管网沉积污泥含有大量垃圾、泥砂及腐殖物,含水率高且臭味浓度高,传统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何对管渠污泥进行经济而有效地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三亚雨污水管网运营维护中清淤污泥的处理及出路问题,对三亚排水管渠污泥进行了采样检测并分析其基本特性,采用预处理+回收利用联合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当地雨污水管道清淤污泥的出路难问题,可在其他类似处理工程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8.
早期国内许多城市往往会利用闲置土地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应急填埋,以暂时解决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去向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政策的日益严格,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龄污泥填埋场的再开挖和填埋场地腾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临时设施设计、施工与常规市政污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短、体量大、污泥性质复杂、污泥液处理难等方面。项目建设既要满足高周转利用、泥性适应广的要求,又要实现泥、水、气同步处理达标。污泥采用了“稀释+绞吸+除渣+污泥调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异位处理工艺,脱水滤液采用了“预处理+生物池/AO/MBR/NF/RO”处理工艺,在某大型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研究不同粒径的淤污泥陶砂与膨胀珍珠岩作为骨料形成水泥基材料的吸声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表明:淤污泥陶砂制备的水泥基降噪材料降噪系数低于膨胀珍珠岩制备的水泥基降噪材料的降噪系数,但在交通噪音频率范围800~1 200 Hz内,级配为0.6~1.18 mm的淤污泥陶砂制备的水泥基降噪材料在1 000 Hz处吸声系数达到0.98;其28 d抗压强度最高,能够达到13.6 MPa,远大于膨胀珍珠岩制备的水泥基降噪材料的抗压强度;淤污泥陶砂制备的水泥基降噪材料耐久性能优于膨胀珍珠岩制备的水泥基降噪材料.  相似文献   
30.
该文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分析了宁波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几种污泥处置方式的比较,结合宁波市污泥焚烧发电厂规划与建设情况,提出了现阶段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宁波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其他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的城市的污泥处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