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8篇
  免费   789篇
公路运输   4205篇
综合类   2751篇
水路运输   3261篇
铁路运输   2053篇
综合运输   45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573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91.
892.
路基加宽工程中易出现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纵向裂缝、错台等病害,这与路基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文中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路基加宽施工进行动态施工质量评价,主要运用FWD进行了动态弯沉测试,并采用同伦法对路基的动态模量进行反算。  相似文献   
893.
本文根据水泥路面结构的特点,建立了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三层理论体系的地基反应模量换算方法,构建FWD动态冲击测试模型,并计算了不同测试位置不同荷载等级下的弯沉盆数据,通过实际道路FWD实测验证,模型的输出结果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894.
桩板结构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板结构路基-无砟轨道结构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结构。因此,结合变形控制条件对桩板结构的匹配和动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动力响应包括动变形、动应力和基面加速度等分析,讨论地基处理的范围和深度、桩端持力层的刚度等问题。研究表明,增大桩径和增大桩端持力土层的承载力或刚度均是降低变形的有效措施。根据断面竖向变形的影响范围,通过对承台两侧宽5 m、深10 m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处理,对于减少变形是有效的。此外,本文提出的桩板结构-无砟轨道路基横断面尺寸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95.
灌注桩直桩嵌岩的施工工艺已较为成熟,一般采用十字型冲击钻。而斜桩嵌岩,目前除广东地区应用较多外,国内其它地区的应用还较少。福建泰山石化10万吨级码头工程是斜桩嵌岩在福建地区的首次应用,本文就以该工程为例,主要介绍斜桩嵌岩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96.
前言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不断的建设,高速公路工程管理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标准也不断的提高,水泥搅拌桩工程普遍用于高速公路、机场、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加固工程。虽然施工工艺已相对成熟和完善,但随着管理者对水泥搅拌桩不断深入的认识,使得其施工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897.
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城郊公路路堑边坡重力式浆砌片石挡墙加固工程,对拟用锚固桩和预应力锚索型钢双排桩加固方案,从稳定性、工期、成本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经综合分析,建议选择预应力锚索型钢双排桩,对挡墙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898.
基于桩间土的土拱效应,利用合理拱轴线几何特征及摩尔-库仑强度准则,通过力学概念分析,根据桩间静力平衡条件、土拱跨中及拱脚处的强度等基本控制条件,建立桩间距的计算模型。以工程实例对推导的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实际设计值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99.
洋山三期工程接岸结构在东部部分岩面较高、覆盖土层较薄区域仍采用斜顶桩板桩承台结构,斜顶桩采用φ1.9 m钢套筒嵌岩桩,钢套筒以下的嵌岩部分直径φ1.5 m,斜度6∶1。由于岩面起伏变化很大,部分桩位的斜桩钻孔在进入中风化岩前需穿透较厚的强风化层,有塌孔的危险,技术风险较大。经设计、施工多方努力,已顺利完成施工和检测,为大直径斜桩嵌岩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00.
本文推导的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方法,在使用阶段计算时采用考虑二次受力迭合效应的折算弯矩,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设计弯矩,从而将迭合构件的设计转化为非迭合构件的设计,并且采用控制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或非预应力钢筋应力来满足裂缝宽度控制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可以较迅速地求出同时满足强度和裂缝宽度限制要求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