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59篇
综合类   65篇
水路运输   244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川江土脑子滩河床演变及整治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脑子滩处于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是川江三大淤沙河段之一.天然情况下,汛期淤沙一般能得到及时冲刷,对航行影响不大.三峡成库后,由于汛后10月份水库开始蓄水,汛期淤沙得不到足够的冲刷,将产生累积性淤积而出浅碍航.本文分析了天然状态下该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碍航原因及三峡成库后该滩段河床演变.并提出了整治设想.  相似文献   
52.
针对黄河游荡性河床低桩承台施工,研究设计了超长拉森钢板桩围堰,并发明应用"V"形封口装置解决了拉森钢板桩封口难题,满足了游荡性主河道内深水基础围堰施工需求,降低了河道施工安全风险,简单方便、经济实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椒江平面形态和局部地貌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椒江本身的河床演变规律,结合1933年的河床形态进行了河势规划;椒江中段的葮芷心滩变化异常,从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小并向上游萎缩,由此造成了港区水深不足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它进行了分析,并就恢复葮芷心滩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对椒江整治的看法。  相似文献   
54.
针对现行的中小桥水害预测方法野外作业量大、缺乏资料无法预测等弊端,从推理公式出发,把实际中小桥河床断面分为9种类型,建立了各类断面直接从雨量到水位的水害预测模型;利用BAM神经网络对河床断面进行模式识别,以确定水害预测模型的类型;将该桥雨量-水位数据代入相应的水害预测模型,求解其中的参数,得出该桥的雨量-水位函数关系式.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特别是对于缺乏资料的中小桥水害预测,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55.
罗春 《江西交通》2000,(1):49-49
江西省交通厅上1999年10月27日至29在九江召开了赣江万安水利枢纽上、下游河床演变对航道及港口影响技术鉴定会。经过讨论认为:本课题结合万安枢纽建成并运行后,上、下游河床演变对航道及港口发生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原型观测,科学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组织了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力量分项研究,揭示了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措施。方法对头,技术中线正确,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书提出的任务,提交丰富的研究成果,档齐全,成果可信。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的减少以及三峡水库对泥沙的拦截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冲刷的影响,具体剖析了现有冲刷数值模拟的最大冲刷量远较实际冲刷量为小的原因,因此得出了在三峡以下长江中下游不宜采用沉管法修建长江水下隧道的结论。对于重庆地区朝天门两江隧道的修建方案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决定修建沉管隧道方案可行性的两个关键参数,即河床水深和水流流速后,指出只要采取相应工程措施,采用沉管法修建两江隧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王建军 《水运工程》2016,(5):98-104
基于多年实测地形资料,同时结合上游来水来沙情况,对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建设期桥区河段河床出现较大幅度冲淤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0年3月—2010年9月,径流来流量较大,河段总体冲刷明显,河床呈现明显的右侧凸岸边滩冲刷,左侧凹岸深槽淤积的特点,大桥施工期淤积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冲刷量大、河床自动恢复平衡的结果。施工期内施工栈桥、运输栈桥等设施密集桩群对2010年大水后的回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8.
城市分汊型河道进行环保疏浚的边界条件较复杂,具有水质较差、流态复杂、淤积严重、过河建筑物较多的特点。提出环保疏浚深度应从污染层深度、河床演变、构筑物的安全等多角度考虑的设计理念:1)在单一河段复式断面以平滩高程控制疏浚深度。2)为了稳定河床,疏浚深度应控制过水面积的比例,并保持主河道与自然坡度一致。3)在堤防及构筑物处,疏浚深度应考虑与其安全距离及疏浚后冲刷深度的影响,从而在河床稳定和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除污染底泥。此理念已成功应用于某河段环保疏浚工程。  相似文献   
59.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说,从所有的气象灾害统计来看,其实干旱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最严重的。不同于地震、洪水或者台风等突发的自然灾害,旱灾发生过程缓慢而漫长,因此也很容易被忽视。当下肆虐西南诸省的罕见旱灾肇始于2009年秋季,在经历了温水煮青蛙式的过程之后,眼见旱情没有丝毫要减轻的迹象.抗旱救灾才被提上日程。面对这场罕见旱灾,作为救灾急先锋和救火队的交通运输业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相似文献   
60.
邓一平  刘健 《中国水运》2010,(3):121-122
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文、泥沙、河床演变及水域条件的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工程实施后,工程河段水流条件变化较小,对工程河段的河床演变、行洪和其他涉河工程等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