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63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31.
随着日照港港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港区和航道内出现泥沙淤积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日照港区二雏潮流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学模型的验证,根据建立的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各期工程日照港水域水流条件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根据历年港区水下地形测量资料.分析港区和外海航道的回淤情况,研究泥沙来源及回淤产生的原因;在缺少泥沙实测资料的情况下,参照邻近港口的风浪泥沙相关关系,推求日照港水域大风天含沙量关系,据此预测港区扩建后的泥沙回淤情况。  相似文献   
132.
城市排水系统沉积物特性及清淤方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于排水系统中的沉积物随排水进入受纳水体后,将严重污染水体的水质;同时也对排水系统的的管理和运行带来许多问题。该文综述了我国部分城市的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沉积状况,重点阐述了沉积物的来源和组成,沉积物的颗粒粒径、有机物含量(VSS/SS)、颗粒粘性和颗粒密度等物化性质,以及附着于沉积物上的金属污染物的相关特征。其粒度分布范围是D10为1.89-223.21μm,D50为12.38-437.30μm,D90为39.06-1572.52μm;VSS/SS的范围是1%-38%;密度范围是1.80-2.47g/cm3。金属污染物主要的附着对象是沉积物中的细小颗粒如生物膜上。该文还介绍了排水管道和雨水调蓄池中常用的清淤方式。  相似文献   
133.
王广聚  李文丹 《水道港口》2013,34(3):219-224
文章研究了台山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自然条件和岸滩演变。分别建立了工程海区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夏季和冬季全潮水文进行了验证。在经验证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实施后的潮流变化及泥沙回淤情况。结果表明,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实施后,流场变化仅局限于安全取水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进水前池附近水域泥沙年冲淤和骤淤都不大。因此,从潮流、泥沙角度考虑,重要厂用水系统纳潮取水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4.
文章研究了连云港核电站扩建后工程海区有关的泥沙问题。首先对该海区自然条件和冲淤演变进行了分析。其次,使用考虑波浪作用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实施后的二维潮流场、泥沙场、地形冲淤场进行了模拟计算。最后,采用大风骤淤三维数学模型研究手段,研究了该工程实施后取水明渠内骤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水流泥沙角度考虑,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5.
阮桯  张玮  杨氾 《水运工程》2013,(8):39-44
淤泥质海岸人工沙滩的维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平衡水深概念推导出的海床冲淤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流速的假设,增加了因水深改变而引起的海床冲淤,推广了适用于计算自然滩面下海床冲淤的公式。通过推广后的公式计算了连云新城海滩清淤工程的泥沙冲淤。计算结果表明:各清淤方案有使海床恢复到自然水深的趋势,且均有泥滩出露的现象,需要进行定期的疏浚维护。  相似文献   
136.
根据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海域多年来的波浪观测数据、水深测图和卫星影像资料,结合大量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对当地的地貌、气象、水文和水动力条件,海岸泥沙特性和运动规律,以及港口建设不同时期内水工建筑物与海岸泥沙冲淤演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归纳总结,提出了有效延长友谊港使用寿命的工程方案,可供在砂质海岸上规划建设的其他港口工程项目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7.
猪儿碛河段位于三峡175 m运行变动回水区的中段,通过概化模型试验,模拟了2009年流量过程下该河段的冲淤特性,经分析认为该河段消落冲刷、汛期淤积、年内基本冲淤平衡。结合影响该河段冲淤的因素分析,探讨了利于变动回水区冲刷的三峡水库最佳消落时间,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8.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海域潮流泥沙影响仅限于大桥附近,对伶仃洋滩槽格局没有影响,对伶仃航道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9.
综合使用水文泥沙特征分析、卫星遥感分析、冲淤演变分析、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波浪数学模型(SWAN模型、缓坡方程、多向不规则波Boussinesq方程)计算、波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泥沙淤积计算、骤淤计算与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辐射沙洲中的如东海域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水动力泥沙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深水港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在辐射沙洲海域中进行深水港开发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0.
以连云港旗台防波堤为研究背景,基于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建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旗台防波堤建成前后港区附近潮汐、潮流与悬移质含沙量的变化,以期为日后连云港港口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认为,旗台防波堤的建设完成后,港区内外潮汐特性基本不变;港区内潮流呈减弱趋势,防波堤口门处潮流增强,防波堤内侧港区形成明显的回流区域;港区外侧高含沙量水体向外海移动,港区内最大含沙量整体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