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63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行车上路,除了异常的场合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外,在路面上一旦发现有异物时,也必须迅速避让,在避让不开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减速或停车,观察清楚这异物是什么后,再从容处理。  相似文献   
163.
江苏省盐城市境内的响坎河、中山河航道曾于1983、1986、1989年先后多次进行过维护性疏浚,使通航状况有所改善.但近几年由于泥沙淤积严重,造成河床大面积抬升,使得航道多次断航.为此,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将两河浅段疏浚列为2000年航道疏浚专项工程,疏浚航道6.5 km,完成水下疏浚32.2万 m3.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山河、响坎河部分河段竣工后不久淤积情况仍较严重,部分河段河床还发生了演变.为此,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河床断面观测及水文调查,并认真分析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规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4.
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悬沙分布和输移沉积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温令平 《水道港口》2004,25(Z1):70-74
应用遥感技术分析了瓯江口地区悬浮泥沙分布和输移特征,以及温州浅滩围涂工程实施后对航道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平面二维浅水潮波方程,在对实测资料良好验证的基础上,得到浦坝港海区较符合实际的流场,分析浦坝港大桥工程对周边海区水流、泥沙的影响及危险品坠海引起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流速增大区位于主桥墩之间和附近的水域,减小区主要位于大桥南段和北段引桥桥墩附近的水域以及主桥墩所处的局部水域;淤积区域主要位于浦坝港大桥的南段以及北段引桥附近的水域,冲刷区域位于主桥墩所在的水域附近;在桥梁所在海域若发生硫酸泄漏事故,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很大,应坚决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以保证海区水质。  相似文献   
166.
丁坝挑角对坝田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丁坝挑角对坝田淤积、壅水程度、冲刷范围等的影响,获得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试验数据及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67.
该文结合大量长时间序列水下地形资料和近期水文泥沙资料,论述了废黄河三角洲的侵蚀过程、机制及近期动态;具体分析了滨海港区水下岸坡的侵蚀形态以及滨海港区10万t级航道工程对海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浪作用对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起控制作用,经1个多世纪的侵蚀,尽管其岸线仍向海凸出,但完整的水下三角洲形态已不复存在,近期侵蚀动态表现为水下岸坡的侵蚀陡坡整体内移,侵蚀速率已明显趋缓。拟建航道工程岸段岸线有效防护后,其稳定的水下岸坡坡度约1∶85。航道工程的拦沙堤可拦截近岸粗化层泥沙,减轻或阻止堤前滩面进一步下蚀,对海岸防护具有积极作用。滨海港10万t级航道的淤积主要为悬沙淤积,淤积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在内航道的近口门段及口外挖深相对较大区段。  相似文献   
168.
本文根据《长江三峡泥沙和航运问题的研究成果汇编》等资料,分析了变动回水区航道及港口状况,提出了整治与改善建议等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169.
文章针对吉达湾整治疏浚项目,结合实测水文、地质资料,进行了现场调研。通过计算整治水域周边已有设施的稳定性,提出了疏浚整治范围,确保项目安全。确定底高程方面,分析了吉达湾淤积和水质恶化原因,建立了吉达湾水域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预测研究了3个不同疏浚底高程的水体交换能力和回淤量。计算结果表明水深条件改善的同时,湾内与外海的水体交换能力有明显提升,再结合整治效果及项目投资方面的考虑,综合确定了疏浚底高程取值,同时也验证了整治范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0.
河道具有灌溉、排涝、防洪、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近年来,很多河道淤积严重,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介绍各种河道清淤方法,以及ALLU三维强力搅拌头固化系统淤泥处理固化技术,通过新桥河群英桥段清淤工程设计实例,阐明淤泥固化技术在河道清淤工程中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对河道清淤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