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63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泥沙起动作为泥沙运动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河床演变、渠道冲刷、推移质输沙率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受水流紊动、泥沙颗粒床面位置随机等因素影响,粗颗粒泥沙的受力呈现出脉动的特性,从而使得其起动与否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故采用概率论方法来描述泥沙起动更切合其本质。根据起动条件,可将起动概率研究分为基于瞬时的作用力和基于冲量的作用力。通过系统分析,总结了近几十年来起动概率及其影响变量的相关研究,对明渠湍流相干结构研究的发展和泥沙起动机理认识也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深化泥沙起动概率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2.
为准确反映平陆运河沙埠江河段真实的泥沙淤积情况,文章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沙埠江支流淤积比在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平均分别约84%、79%、83%;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淤积在旧州江支流的沙量为6.69×104 t、2.69×104 t、2.13×104 t;丰、平、枯水年进入运河的沙量为1.28×104 t、0.72×104 t、0.44×104 t。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3.
文章为解决城镇淤积内河截污干管工程安装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河床内管道施工进行技术攻关,通过采用一种PE管热熔焊接温度控制装置,确保了PE管的焊接质量;结合无人船对河床底进行全方位量测,及时采集分析数据,有针对性地指导管道围堰及沟槽施工。同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BAQUS)进行位移分析,有效模拟验证了管道安装后偏移情况。  相似文献   
644.
大平岛围垦工程对航道、码头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海域条件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对大平岛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悬沙场等进行了模拟,就工程对围区附近航道、码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本工程的实施对周边海域没有大范围的根本性影响,其影响主要集中在西侧水道的局部水域,会使处于围区西侧水道的燕山热电厂煤码头及其航道等产生淤积,建议定期疏浚或采取其它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45.
根据曹妃甸港区海域的水沙运动,分析了该海域各个部位的冲淤状况,结合各个部位的安全重要程度提出了相应的冲淤监测要求,以及各个部位水下泥沙冲淤监测的技术方案,建立起整个港区水域的冲淤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646.
秦皇岛海域水文泥沙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中起  韩志远  严冰 《水道港口》2010,31(4):247-252
基于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水深测图资料,对秦皇岛海域的水文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区靠近半日潮无潮点,潮差小,潮流动力较弱,水体含沙量低,泥沙来源有限,泥沙运动不活跃,岸滩整体保持稳定。秦皇岛海域水文泥沙环境较好,为海岸带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成果可作为本海域海岸开发利用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647.
选择南京八卦洲河段马汊河入江口门,建立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入江口门航道流态、水流泥沙运动特征以及口门泥沙淤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洪水条件下,八卦洲河段内不存在涨潮流,但口门内仍然存在往复流。河床冲淤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口门向内泥沙淤积呈由大到小的分布规律,口门回流区淤积厚度最大。不同水文特征年泥沙淤积程度不同,随淤积历时增长,泥沙逐年淤积量略有减少,且淤积泥沙由口门逐渐向航道推进。  相似文献   
648.
根据实测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对天津港各阶段港池与航道的淤积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阐明泥沙淤积变化及减淤效果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49.
简要介绍以著名的潮流模型S21HD为基础,用新建的依赖于原观资料的全沙冲淤概化模型,对丹东电厂蓄水库设计方案进行了回淤计算;引述了相应的波浪模型试验结构和浪、流联合作用淤积预报结果。经过对库区开挖主要阶段施工资料的分析与验证得知:所建立的冲淤概化模型和整个淤积预报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50.
本文根据实测的潮位、潮流、海水含沙量及盐度、海度表层沉积物等资料,根据210pb的现代沉积速率,分析阳江港水域的自然沉积的演变规律。根据港区自然动力环境、分析港区的泥沙来源,淤积环境。对阳江港扩建万吨及3.5万吨泊位泥沙淤积进行分析预报。预测结果与实际淤积量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