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2篇
  免费   200篇
公路运输   1362篇
综合类   1273篇
水路运输   1659篇
铁路运输   937篇
综合运输   13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技术站广义配流问题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列车解编顺序是否确定,将阶段计划中的广义配流问题分为广义静态配流问题和广义动态配流问题。以阶段内发出配流车数最多和车辆在站平均停留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以列车解体开始时刻、车流分配、车流接续和列车编组开始时刻为约束条件,建立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多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综合考虑优先排空、优先发送较近编组去向车流,模拟车站调度员编制阶段计划时的思维过程,设计搜索算法,解决广义静态配流问题(给定列车解编顺序的广义动态配流问题)。以有7个编组去向的某技术站为例,运用该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列车解编方案和配流方案,表明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向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方向发展,对轨道结构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对没有装设轨道电路的无缝长轨区段进行断轨检测的方法,并对断轨检测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结论:此方法不易受到钢轨及道床的电气参数影响,可以替代轨道电路完成断轨检测功能,并能通过声波回波时间和幅值估测钢轨断裂位置和裂纹大小,对防止断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研究目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采用。随着运量的快速增长,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能力已按满足同型列车以最小追踪间隔时分连续追踪运行进行设计,从而使牵引网电气负荷呈现出周期性。本文从周期性负荷的等效原理出发,对复线牵引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与计算,求得牵引网负荷合成的内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线直供牵引网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追踪间隔数与上行(或下行)列车平均电流的乘积;并联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分开供电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的3/4加上分开供电下行(或上行)等效电流的1/4;上下行并联供电对供电臂载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随上下行电流的差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改善程度为单面坡负荷条件下降低1/4;分区所等效电流主要与上下行列车电流的差距有关,当上下行列车电流大小相等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小,当有一个行车方向无车或列车电流为零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大并近似等于有车方向分开供电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74.
采用双参数雨流法对在线实测的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时间历程进行计数统计,分离出完整的应力循环和半循环,表征了构架服役过程的随机载荷谱块。根据名义应力法理论及miner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估算出了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测点处的寿命为13.4年左右。  相似文献   
75.
受电弓参数优化对弓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受电弓基本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受电弓优化方案。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两种方案下受电弓参数对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得到了受电弓的优化参数,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6.
RWLS-Ⅰ型便携式铁道车辆智能轮重仪采用一体结构、铝合金机架、高能锂电池、微电机驱动等新技术,使总质量降至10 kg,一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它用电测法测举升力、CPU处理数据、自动停机、延时读数、液晶屏数字输出等先进技术,明显提高了测定精度,示值误差达到了TB/T3129-2006规定的±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78.
针对职业卫生噪声个体监测过程中异常导致的数据无法使用的问题,本文以某大型装置巡检工个体噪声监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为例,探讨数据调整方法。研究发现删除异常值或使用平均值替代两种方法,数据调整后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好,两种方法均能满足个体声级计监测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79.
电力贯通线是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核心供电线路,对于高速铁路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电力贯通线的输电可靠性在很大程度受上级电力系统制约,线路具有电容大的特点,绝缘水平和防雷措施方面相对薄弱,电力贯通线能否并网倒闸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分析电力贯通线并网倒闸的原理及其安全性限制要求,针对杭深客运专线现场实测数据建立电力贯通线的电路模型,并在不同电压相位差和电压幅值比的条件下对一级贯通线进行并网暂态仿真,提出配电所应满足电压相位差-13°~13°和电压幅值比80%~120%的并网技术条件,为电力贯通线在工程上实现并网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CPⅢ高精密测量为工程背景,经过坐标变换后计算得出各个点位的膨胀值,利用概率与统计理论分析处理,得到可用于建模的点对数据(ΔS,ΔT)。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测量点位的位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大桥CPⅢ位置POS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利用该模型修正并评价测量数据,结果表明其较差完全符合要求,区间预测模型可用。并编程实现了CPⅢ点位位置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自动化预测,能够方便地为大桥的变形观测、定期复测和实际胀缩效果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