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8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1542篇
综合类   1172篇
水路运输   1107篇
铁路运输   465篇
综合运输   12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施工工艺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被广范地应用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水泥浆灌注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水泥浆配合比及孔道压浆施工工艺正确程度直接影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该有一套符合施工实际的水泥浆配合比设计和孔道压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东阳渡湘江大桥150m连续梁悬浇施工和预应力张拉施工的监理,对以后大跨径桥梁施工可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993.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详细介绍了配合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试验方法,同时指出了乳化沥青在配合比设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论述了钻孔桩桩底压浆工艺,包括压浆回路设计、压浆液配制、压浆工艺控制及压浆后的效果分析,通过试验说明了桩底压浆可以明显提高桩基承载力,桩底压浆工艺应进一步在桥梁基础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5.
桩端压力注浆桩主要是通过向桩底及桩端周围注入浆液,加固桩底及桩端周围的土体,形成一个具有高于原土层承载力的扩大头,从而提高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6.
桩底压浆工艺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底压浆是钻孔灌注桩提高桩端承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压浆工艺的探讨和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97.
塌方是地下工程易出现的工程事故,如何有效处理塌方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某灌溉隧洞工程因发育断层破碎带而导致大塌方的处治实例,结合浅埋隧道塌方处治中超前支护系统的作用原理,讨论了塌方附近敏感段加固处理和“大塌穿、先护后挖”处理塌方的插圆木拱架法。  相似文献   
998.
沥青胶浆的感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两种我国常用重交通石油沥青、三种粉胶比的沥青胶浆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探讨沥青胶浆的感温性.  相似文献   
999.
多智能体理论在车辆底盘集成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车辆底盘各子系统协调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理论的底盘集成控制技术.针对半主动悬架、电动助力转向、轮胎、故障诊断等智能体的属性和特点,利用分层递阶控制方法结合多智能体理论,建立了集成系统协调求解机制,解决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和协调控制问题,为车辆底盘系统的集成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带有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轻型载货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然后,应用道路试验数据,确定出不同工况下的助力特性曲线和对应的速度感应系数,制作成相应的MAP图,在Adams/Car软件环境中,采用DCF文件控制仿真的方法,重现试验工况。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可达到期望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