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6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652篇
综合类   296篇
水路运输   223篇
铁路运输   524篇
综合运输   1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铁路隧道矿山法施工段为依托,选其深埋段Ⅳb型衬砌参数,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基于内力分布特点研究仰拱加深、拱脚加厚及仰拱加深+加厚拱脚3种方案下的断面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仰拱加深0.5 m可使断面弯矩分布更加均匀,可改善各关键节点安全性能并将衬砌可承受的最大水压由拱顶以上6 m提升至38 m;拱脚段加厚0.3 m对结构弯矩分布、底鼓挠度大小及整体安全系数的提升效果较小,可承受极限水压为拱顶以上23 m;仰拱加深0.5 m+拱脚加厚0.3 m优化方案与仰拱加深0.5 m方案优化效果大体一致,故建议断面优化优先考虑仰拱加深措施。  相似文献   
142.
线路道床及边坡的整形作业,既要保证道床有足够的横向阻力,又要避免道砟的浪费,提高线路道砟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线路建设成本.由此可见对道床轮廓的准确测量是十分必要的.以激光测距扫描为基本原理,对激光束扫描道砟表面的回波进行信号转换和处理,将得到的激光发射点到道砟的距离和激光束的角度,形成所测道床的实际轮廓;通过图像比较可得到道床实测轮廓与标准轮廓的偏差:经过系统的积分计算,得到该断面道砟量的盈亏;在车行过程中对道床连续扫描,将全部断面的测量结果进行积分计算,可以得到该段线路道床道砟的总量盈亏,为线路补砟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43.
苏开娟 《铁道建筑技术》2009,(5):123-125,137
介绍了大断面市政隧道在复杂环境下,针对不同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三台阶法和“导洞先行、后续扩挖法”,并采用动态监测手段,从而既有效控了制地表构筑物变形,又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快速顺利地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144.
以胶州湾海底隧道右线与匝道交汇洞段为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小净距隧道的施工顺序,超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方法及支护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采用匝道先行,衬砌跟进,主隧采用CD法开挖可最大限度控制围岩塑性区;大断面洞段在进行超前注浆加固后,加强支护可实现台阶分部开挖。  相似文献   
145.
昆明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中的新碧鸡关隧道为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采用分部开挖和光面爆破结合技术,进行了爆破参数、炮眼布置、装药结构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安全经济,对同类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6.
谷川  杨元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148-151,161,13
该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和开发圆形盾构隧道断面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必要性。接着,研究了系统整体设计和软件功能设计,提出了新的更加适用和易于软件实现的平面拟合方法和空间圆拟合方法。在一个工程实例中应用了所开发的系统,并且和其他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所开发的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7.
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市政管线敷设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道路的重复开挖,预留宝贵的地下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从系统方案、标准断面、管廊节点、结构设计及附属系统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无锡市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并总结了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8.
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广义  陈立杰 《隧道建设》2011,31(1):98-103
为了快速通过象山隧道岩溶段,贯通全隧,通过引进专业化注浆队伍,优化注浆技术,提高注浆效果,保证安全快速开挖。对原注浆方案,注浆工艺、注浆效果评定标准优化和研究,提出象山隧道岩溶段注浆施工技术,即保证了注浆效果、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约了施工成本。通过实践应用证实优化后的施工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9.
地下机械式之掘削效率乃为进度、成本及品控之关键要因,一般工程思考皆多考虑工法与机型对应各类不同地层之"可挖性"作探讨,即针对地质材料选择适应之切削面盘,鲜能再对地盘——机械开挖互制行为作一"适确性"研析,而本研究先由微观之量纲分析及力学尺度探讨并建立指标,运用至巨观推力、扭矩之施工良窳、可挖性及正常施作或异况破坏之分析。机械式掘削接触地质与产生之互制行为相异性极大,故由地质破坏特征作为切削地盘材料之分类,藉此提供该广义式之探讨方针;其次在施工判准所建立之可挖指标上,使用量纲分析方法进行具代表力学行为之因子解析,作为建置指标的依据;再者,应用现场调查以资搜机械式开挖所量测的推进力系数值,进而佐证其适确性,最终完整研析机械式掘削开挖之行为与可挖性指标之应用。  相似文献   
150.
论文以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和断面尺寸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新的掌子面稳定性分级方法及分级数。对影响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序列化及参数敏感性研究,得到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序列及掌子面超前加固参数敏感性。然后在掌子面稳定性分级及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影响因素序列基础上,提出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施工参数系列,为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