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结合某铁路隧道工程实例,在对隧址区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抽水、压水试验获得各段落围岩体的渗透系数,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经验公式等方法,对隧道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进行计算预测,提出了设置排水通道,加强监控量测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2.
隧道涌水量预测是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以某隧道Ⅳ级围岩段为例,展开了隧道Ⅳ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厚度分析,为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3.
沙包梁隧道为重庆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根据该隧道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评价了其地质构造、地表水的发育、地下水的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等水文地质特征,并分别采用狭长水平廊道法、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预测了隧道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根据计算得知隧道涌水量1589.02m~2/d,提出了当隧道开挖至局部部位时,局部段地下水可能以小股状形式涌出,进而为隧道的施工计划做好保证。  相似文献   
134.
结合对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实例,建立了不同的地质模型与渗透性计算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对围岩渗透破坏做出评价,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5.
刘刚  胡伟  黄永强 《公路工程》2009,34(4):109-111,135
针对云阳山特长深埋隧道非对称排水设计及两端同时施工现状,通过众多方法比较分析,优选采用灰色理论来预测隧道开挖距离与涌水量间的关系,以确定隧道开挖贯通后围岩总的涌水量,为洞内两排水边沟规格最终确定提供依据,对指导特长深埋隧道施工、动态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6.
在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之前,有必要对隧道涌水量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本文即是要对处于复杂地质情况下的某隧道的涌水量进行计算,探讨这类隧道涌水量的计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37.
特长超深隧道涌水量预测的镜象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特长隧道的埋深常达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成为特长超深隧道。本文根据这类隧道在含水层中的埋置深度大、初期涌水以弹性释水为主及围岩渗透系数深度增加而递减等特点,将隧道概化为补给边界附近井,并通过镜象法得出了隧道最大涌水量的计算模型。适当简化后,该模型与现有的部分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8.
胡鑫 《铁道勘察》2013,(6):39-42
通过对阿尔山温泉群形成机制的研究,在圈定温泉补给区范围的前提下,利用水均衡法模型,分析了阿尔山地区在温泉补给区拟建隧道工程,隧道施工涌水对温泉群泉水补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9.
铁路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常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目前铁路工程岩溶隧道中常用涌水量预测方法对成贵铁路的两座岩溶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不同方法预测出的结果差异较大。从预测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范围、计算参数取值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简易水均衡法较适用于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地下水动力学法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降水入渗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0.
综合水位、岩性、渗透系数、地下水分水岭、断裂、褶皱、边界条件等因素,把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分成了12个水文地质单元,然后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分别进行建模,从而能为较准确地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和集中涌水位置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