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文章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永宁门一南稍门区间隧道的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重点介绍了隧道基坑降水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以及根据区间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水文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的降水井配置和施工方案,并对其采取的动态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调整拱底标高、调节降水井深度可有效控制地下水;采用合适的机械、降水井结构及排水设施可减小对环境、地面交通的影响;进行动态管理,可有效控制降、排水效率.  相似文献   
52.
王辉  高福华 《交通标准化》2010,(13):213-216
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水害,尤其是涌水、突水(突泥)危害性更大,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水害影响除了要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外,还应重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尤其当隧道穿越高水位富水地段时,更应重视涌水灾害,加强科研攻关,广泛运用勘察新技术。以佛岭隧道为例,对隧道涌水量预测常用方法加以介绍,对于隧道工程的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 2 0 99所推荐的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进行研究后 ,发现《规程》所推荐的公式是一极值函数 ,意味着该公式的应用只有在界定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进而通过相关量分析 ,提出了界限含水层概念 ,继而通过拟合得出了界限含水层的计算方法 ,并提出了在厚有限含水层中结合札马林公式进行井点水力计算的方法与适用性条件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4.
秦岭东梁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艺 《铁道勘察》2009,35(6):62-65
秦岭东梁隧道地处秦岭高中山区,为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全长14.834km,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均较为复杂。在野外勘察的基础上,结合深孔抽提水试验资料及物探V8资料,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及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计算预测,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枫香坡隧道岩溶发育规律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光 《铁道勘察》2011,37(1):83-87
枫香坡岩溶隧道地处武陵山低中山区,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关键性控制工程之一,全长4 780 m,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均较为复杂。在野外勘察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其地质构造、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地下水循环、地下河管道分布等水文地质特征,并采用降雨入渗法、地下径流模数法以及宜万铁路关于岩溶隧道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隧道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分别为16 846 m3/d和115 710 m3/d,为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针对某市某水下隧道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方法对该隧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隧道涌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析涌水量大小与隧道顶板厚度的关系,并预测了隧道开挖后不支护情况下的失稳时间.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水下隧道顶板安全厚度与开挖支护间隔时间是水下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为水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防排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白红梅 《路基工程》2013,(6):170-173
以拟建成都市地铁7号线某站为例,建立基坑体积大小相同仅长宽比不同的块状(圆形)、条形基坑模型,分别计算其涌水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基坑体积大小及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块状(圆形)、条形基坑的涌水量都随着长宽比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指出,在预测基坑涌水量时,必须充分认识工作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尽可能采用多种计算公式,并结合地区经验类比,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
隧道涌水一直是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以及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旦隧道施工涌水控制不好,会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准确的预测隧道的涌水量,将为隧道的施工安全以及降低成本带来巨大的益处.以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中梁山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经济、合理的隧道涌水模型预测隧道涌水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为隧道安全、经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9.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水、流土和围岩失稳等问题,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文中以二广高速某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对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计算所需参数,并进行涌水量的预测,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计算结果和施工中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推荐的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0.
开挖面前方地层水压力及渗水量值是水下隧道工程重要参数,也是开挖面支护力设计、超前堵水加固参数设计的重要指标. 针对以往二维渗流模型分析水下隧道开挖面前方三维渗流场的局限性问题,首先,建立考虑开挖面前方渗流等势面为空间曲面的水下隧道三维渗流解析模型;其次,推导以开挖面所在平面为分界线的全部未开挖区半地层空间的水头分布函数,得出开挖面渗水量及前方地层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最后,分析超前加固厚度、土体与超前加固渗透系数相对值等因素对开挖面前方水压力及渗水量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与以往考虑开挖面正前方为二维渗流场的理论模型相较,三维解析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开挖面前方空间渗流形态,且涌水量与水压力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当掌子面前方加固范围为2倍洞室直径,超前加固区与地层相对渗透系数取值50,为安全合理的超前堵水加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