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根据成渝高速公路复线缙云山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成果,分析评价了其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了水均衡法、地下水动力学法等方法预测隧道涌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对隧道涌、突水进行评价,对今后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孙徐 《路基工程》2013,(6):204-207
在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西南地区,穿越碳酸盐岩地层的隧道,大多数都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岩溶突水、突泥灾害。在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某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含水岩组的划分、岩溶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岩溶发育规律,并划分成了两个一级地下水系统;预测了隧道在断层F5处的涌水量,施工时应备有涌水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83.
向家隧道进出口处在全风化花岗岩中,孔隙和裂隙水均较发育,围岩破碎,地下水补给条件复杂,隧道发生涌突水的可能性非常大[1]。以向家隧道洞口段V级围岩段为例,展开了隧道V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圈研究。研究成果为该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对秦岭特长隧道从初测子阶段到施工阶段全过程的水文地质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同时强调了综合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在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5.
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隧道涌水预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重点结合岩溶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对有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6.
青岛海底隧道F3断裂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先钰  曾洪贤 《铁道勘察》2006,32(5):61-63,70
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隧址存在一条穿过隧道轴线址较大的F3断裂.在分析其工程地质特质的基础上,对F3断裂的性质及其对隧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7.
通过运用水动力学法、水均衡法、水径流法等方法对新七道梁隧道下行线部分典型区段的涌水量进行模拟计算,发现该段适宜选用解析法和水径流法,而水均衡法和水动力学法预测的涌水量偏大。而且运用数值模拟可以动态预测地下水渗流特征,是较好的地下水模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
徐超 《铁道勘察》2007,33(4):55-59
介绍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海域暗挖段的水文地质试验情况。对水文地质环境和地下水赋存及动力特性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抽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的过程及参数计算。查明了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水文地质参数,可作为该隧道海域段的涌水量预测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89.
以宝塔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预测的方法。通过分析隧道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类型,确定了碎屑岩类裂隙水为主要地下水类型。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预测,测出左右线隧道涌水量分别为8 334.4 m3/d、8 338.0 m3/d,属于中富水洞体,为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刘勇 《铁道勘察》2013,39(2):34-36
在勘察设计资料基础上,对隧道穿越区域地面及洞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实地调查,对北武夷山隧道涌水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不同方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计算,经比较和验证,降水入渗法对涌水量的预报较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