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7篇
  免费   1585篇
公路运输   9897篇
综合类   4505篇
水路运输   433篇
铁路运输   7282篇
综合运输   2605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76篇
  2022年   650篇
  2021年   662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545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314篇
  2013年   1368篇
  2012年   1362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476篇
  2009年   1530篇
  2008年   1492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938篇
  2004年   921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常规隧道电视监视系统都是将模拟视频图像信号就近集中于管理所或分中心来进行监控,这种监控模式满足不了上级管理部门或相关管理人员异地远程监控的需求。利用具备视频信号压缩和网络链接功能的网络视频服务器,使异地远程监控成为可能。通过在原有的模拟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中加装网络视频服务器,使管理者不仅可以在自己的内网系统任一终端上在线监控实时图像,还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监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服务水平,为检查、监督、决策及抢险指挥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2.
隧道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支护施工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普通中空锚杆在隧道施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中结合攀田(攀枝花-田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探讨了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的施工工艺及检测技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对广东省金鹗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该隧道初期支护的受力特性,进而说明了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954.
根据隧道洞口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其使用功能,阐述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并举例介绍了一些较成功的隧道洞口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955.
TSP系统在隧道工程施工地质预报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SP是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专门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而设计的地震探测仪器。该系统从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解释及评估高度智能化,其特点是:预报距离大(隧道掌子面前方至少150m),无须利用掌子面,对隧道施工妨碍小,易于操作和快速评估。通过TSP的探测,能够提前了解到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地质情况,为施工及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提供依据,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介绍了TSP系统在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事例及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6.
何勤 《华东公路》2006,(2):74-76
通过对梓溪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分析,采用截、排、堵防治原则结合刚柔并举的措施进行整治。介绍了采用新型防水材料XYPEX进行渗漏水整治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7.
根据六武(六安-武汉)高速公路新开岭隧道(武汉端)出口地质情况及施工条件,结合山岭隧道工程的特点,通过对影响管棚施工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分析,对隧道洞口管棚支护处理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958.
基于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采用CFD方法对隧道内风压、风速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计算分析,得到了隧道纵向气流流动规律、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计算出了隧道紧急停车带的局部阻力系数。与试验结果相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959.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田村重四郎和冈本舜三提出的沉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对南京长江越江隧道(沉管段)方案进行了地震响应的纵向受力分析。分析中采用了隧址处100年超越概率为2%的人工合成地震加速度,考虑了不同管段的联结方式和不同的计算参数,对初步设计中沉管段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所提供的数据曾为设计单位所采纳[1]。  相似文献   
960.
文章以上海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为背景,用通用有限元程序模拟火荷载作用下沉管结构的瞬态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文中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变化情况,从而更直观地掌握温度在隧道横截面上的分布情况,可为隧道的防火设计和救灾工作提供依据.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热工参数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并把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比较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