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石拱桥在中国桥梁史上有重要地位,历史悠久,应用很广,它比木桥有更大的强度和耐久性,历代修建的许多名桥至今仍在使用。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建于洛阳七星涧上的单跨半圆形石拱桥(旅人桥)是有历史记载中最早的石拱桥,至今保持完好,已历时1700多年。历代建造的今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石拱桥有:河北赵县安济桥(即赵州桥),建于隋朝(595~605年),为世界第一座空腹敞肩石拱桥;苏州宝带桥,建于唐朝(819年),为多孔石拱桥,薄墩、薄拱结构,配以雕刻艺术,精美别致;北京卢沟桥,建于金代(1192年),为多孔石拱桥,桥上刻有485蹲石狮,不愧为桥梁工匠的杰作。  相似文献   
122.
“你看人家小琴,马上都要结婚了,哎!你看你!”姨妈一边盯着刚进门的姨姐,一边皱着眉头嗔怪地说。姨姐听说我马上要结婚了,十分开心地与我热烈拥抱了好一会儿。  相似文献   
123.
新州铁桥     
《西部交通科技》2010,(5):F0003-F0003
清末民初时期,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传统的船渡和木、石桥梁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求。就在当时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刚刚传入西方大跨钢桥新技术时,偏于西南地区的广西边城龙州已架起了一座大型钢桥,这座大桥开创了广西钢结构桥梁建设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4.
廖文英 《珠江水运》2011,(Z3):110-115
这是一组始于清末、止于2000年的老照片,人事沧桑,时空穿越。这是一组无法核实所有拍摄者的姓名、身份的老照片,乃至有的照片的拍摄地点都无迹可考。但是,这组照片又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街道与建筑,渡船与码头,人物与表情,全景与片段,点点滴滴,胜于千言。在它们面前,历史很近,感觉很远。  相似文献   
125.
卫太夷 《航海》2011,(6):38-39
本栏目上期话说清末洋务运动的开场戏——清廷欲购英国舰船以"自强",结果却"鸡飞蛋打"一场空,被阿思本诓骗了120万两白银。消息传来,顿使正在合围南京太平天国的湘、淮军主帅,洋务派首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大失所望。于是,他们联名向清廷奏准,在国内遴选"覃思之士、智巧之匠"  相似文献   
126.
考评式结社与清代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评式结社是宋末元初文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重要沟通方式,并发展成为清代最流行的结社风气.这种结社以考评竞技为主,借鉴科举考试的程序与方法,因而在组织形式等方面不同于一般诗文社.清代的许多小说都提到了考评式结社,但小说家却描绘了与现实不同的特点,即将女性变成结社的主角,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女子结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7.
“第天睁开眼睛,想到的就是雷打不动的每天300多元‘份钱’,这足不管刮风下雨、生病遭灾必须交的,三四个小时跑满先交上‘份钱’,再用三四个小时交上每天300多元油钱,其它除去不定期的维修、罚款等,才有一点时间挣自己的钱,如果不小心出了事故,那就惨了。”  相似文献   
128.
公共汽车上     
白雪 《驾驶园》2011,(4):89-89
公共汽车到站了。 随着上车的人流,一位手里拿个纸包的老太太上了车。车上的座位已坐满了人.一位小伙子主动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太太,她道谢后坐下.顺手把纸包放到座位下的地板上。  相似文献   
129.
文化     
《珠江水运》2013,(Z1):72-73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相似文献   
130.
水手和船长     
陈兵田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到船上当水手,正赶上印度洋七、八、九三个月的季风季节,每天七、八级季风刮个不停。俗话说无风三尺浪,海上整天白浪涛天,此时的万吨轮就如一枚树叶在大风浪中漂泊,陈兵田早已没有了当初上船时那种憧憬美好未来的心境了,他晕得两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