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5篇
  免费   284篇
公路运输   3368篇
综合类   2650篇
水路运输   1471篇
铁路运输   2087篇
综合运输   533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50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改善湿热多雨地区路面排水、抗滑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基于优选的两种适宜级配,制备不同类型排水抗滑磨耗层,确定最佳油石比及级配,全面研究排水抗滑磨耗层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抗剥落性能、排水性能与结构强度,两种级配制备的排水抗滑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适宜范围为5%~5.5%,在考虑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与抗滑性能情况下,两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均为5.5%;当油石比为5.5%时,第一种级配排水抗滑磨耗层的60℃动稳定度为7175次/mm,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为6.19 kN,浸水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比为94.88%,浸水飞散损失率为3.39%,相比于第二种级配,表现出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滑和排水性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湿热多雨地区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942.
文章基于Fibersim软件对碳纤维儿童安全座椅外板开展了铺覆可行性分析和铺层优化设计。在分析碳纤维外板内层铺覆可行性时,采用分块方案将外板的凹凸台、翻边、曲率较大等特征单独提取进行分块。在分析外板外观层铺覆可行性时,调整碳纤维铺覆角度以保证外观纹理一致,同时将剪口布置在隐蔽位置。研究表明,采用此方案优化后的碳纤维儿童座椅外板能同时满足铺覆可行性和外观审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3.
孙红军  谢晓杰  王永贵 《公路工程》2020,(1):173-177,211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进行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的沥青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的厚度有利于改善路面的防裂效果,但过大的厚度对抑制反射裂缝作用很小,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等。综合施工、应力状态及造价等因素,本文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厚度建议值为2.5cm。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越小,其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越好,但过小的弹性模量会降低路面整体强度,造成施工困难、易产生车辙等病害,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弹性的建议值为500MPa.  相似文献   
944.
王家主  沈逸伦  钟培鑫 《公路》2023,68(3):8-12
依托福建国省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工程,选择典型的重载交通段落,采用常温洒(撒)布型极薄磨耗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应用。通过加铺前后的路貌路况对比,并进行路面抗滑性能、行车噪音等连续跟踪观测,结合原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室内模拟试件的力学试验,评价极薄磨耗层的使用效果、分析内在成因。结果表明,极薄磨耗层具有施工快捷、黏结牢固、抗滑降噪、封水防渗、绿色低碳、性价比高等特点,适用于目标期望一般、改造资金紧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白加黑”加铺工程。  相似文献   
945.
肖梅强  叶奋  胡诗园 《上海公路》2023,(3):126-130+140+220
旧水泥路面加铺超薄磨耗层的层间黏结性能直接影响到加铺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成型的复合结构试件,结合层间拉拔试验和斜剪试验,对几种典型防水黏结材料和一种渗透封闭材料的层间黏结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防水黏结材料在最佳涂布量下,拉拔强度排序为热熔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70#基质沥青>GS>改性乳化沥青。涂布速干型渗透剂F,可提高防水黏结材料的拉拔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且不改变其最佳涂布量。  相似文献   
946.
邓斌 《广东公路交通》2023,(5):28-31+37
钢桥面板疲劳问题是目前钢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中面板纵肋连接细节是钢桥面板危害较严重的疲劳细节。铺装层与面板共同受力决定面板纵肋连接细节的疲劳应力。为分析铺装层对该细节的影响,以国内某大跨度钢桥为对象,建立了疲劳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钢桥面板厚度为16mm时,考虑铺装层受力后,面板纵肋连接细节最大疲劳应力幅由45.3MPa降低至36.7MPa。不同季节造成的铺装层刚度变化对该细节疲劳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47.
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为新建120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泥设施,工程分为50万m3/d和70万m3/d两个厂区,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环境影响等工程目标,同时突出技术创新的目的,工程中两个厂区生物反应池的缺氧区段采用了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技术。对工程中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技术进行介绍,并利用BIM技术对预制装配式结构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从工程的运输、吊装、受力体系以及功效等方面分析其优劣,总结预制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之间以及不同装配式结构之间的差异。期望通过竹园污水四期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实施,为我国污水处理厂装配式技术提供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48.
现有部分一级公路功能与交通需求不相匹配、平面交叉和出入口布设密集、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甚合理,导致公路通行效率较低、道路安全性较差。以上海市大叶公路为例,对干线一级公路交通组织进行了设计研究,基于公路的功能定位选用相适应的技术指标,通过合理的一般路段与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以及指路标志设计,提升了公路的整体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并为后续干线一级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49.
魏良军  张翼飞  刘旭政 《公路》2020,(9):155-159
为研究铺装现浇层刚度对梁拱组合桥结构性能及荷载试验评定影响,采用Midas Civil建立某梁拱组合体系桥,对比分析不同铺装现浇层刚度贡献下梁拱组合桥的内力、变形、动力特性以及荷载试验校验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现浇层刚度使得主梁的惯性矩提升显著,改变了主拱与主梁刚度比,进而影响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整体受力特性。考虑现浇层刚度贡献后,主拱的轴力和挠度均有一定减小;主梁的弯矩有小幅增加,主梁的挠度值有所减少。随着现浇层刚度贡献率的增加,各吊杆的轴力也随之线性增加。随着现浇层刚度贡献率的提高,主梁刚度随之增大,使得以主梁振动为主的振型频率变化较大,其他以主拱振动为主的振型频率变化较小。忽略现浇层刚度使得各工况下的校验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估了实际桥梁的结构性能,影响梁拱组合体系桥荷载试验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950.
热拌超薄磨耗层是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技术之一,基于某高速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工程,对不同级配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配混合料孔隙率随着2.36 mm筛孔通过率的增加而降低,细集料和矿粉均会填充混合料孔隙而且矿粉的填充效果为细集料的3倍。随着超薄磨耗层级配由粗变密,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增加,肯塔堡飞散损失降低,疲劳寿命下降,采用矿粉作为填料的混合料性能显著优于细集料。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飞散损失以及疲劳性能与孔隙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TSR结果与沥青膜厚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超薄磨耗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孔隙率与沥青膜厚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