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25篇 |
免费 | 28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368篇 |
综合类 | 2650篇 |
水路运输 | 1471篇 |
铁路运输 | 2087篇 |
综合运输 | 5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210篇 |
2021年 | 306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527篇 |
2013年 | 483篇 |
2012年 | 615篇 |
2011年 | 650篇 |
2010年 | 619篇 |
2009年 | 703篇 |
2008年 | 664篇 |
2007年 | 562篇 |
2006年 | 489篇 |
2005年 | 502篇 |
2004年 | 419篇 |
2003年 | 412篇 |
2002年 | 284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143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改善湿热多雨地区路面排水、抗滑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基于优选的两种适宜级配,制备不同类型排水抗滑磨耗层,确定最佳油石比及级配,全面研究排水抗滑磨耗层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抗剥落性能、排水性能与结构强度,两种级配制备的排水抗滑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适宜范围为5%~5.5%,在考虑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与抗滑性能情况下,两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均为5.5%;当油石比为5.5%时,第一种级配排水抗滑磨耗层的60℃动稳定度为7175次/mm,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为6.19 kN,浸水残留马歇尔稳定度比为94.88%,浸水飞散损失率为3.39%,相比于第二种级配,表现出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滑和排水性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湿热多雨地区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942.
943.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进行仿真计算,分别研究了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的沥青加铺层和应力吸收层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应力吸收层和沥青面层的厚度有利于改善路面的防裂效果,但过大的厚度对抑制反射裂缝作用很小,同时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等。综合施工、应力状态及造价等因素,本文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厚度建议值为2.5cm。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吸收层的弹性模量越小,其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越好,但过小的弹性模量会降低路面整体强度,造成施工困难、易产生车辙等病害,给出的本项目应力吸收层弹性的建议值为500MPa. 相似文献
944.
945.
946.
钢桥面板疲劳问题是目前钢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其中面板纵肋连接细节是钢桥面板危害较严重的疲劳细节。铺装层与面板共同受力决定面板纵肋连接细节的疲劳应力。为分析铺装层对该细节的影响,以国内某大跨度钢桥为对象,建立了疲劳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钢桥面板厚度为16mm时,考虑铺装层受力后,面板纵肋连接细节最大疲劳应力幅由45.3MPa降低至36.7MPa。不同季节造成的铺装层刚度变化对该细节疲劳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947.
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为新建120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泥设施,工程分为50万m3/d和70万m3/d两个厂区,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环境影响等工程目标,同时突出技术创新的目的,工程中两个厂区生物反应池的缺氧区段采用了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技术。对工程中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技术进行介绍,并利用BIM技术对预制装配式结构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从工程的运输、吊装、受力体系以及功效等方面分析其优劣,总结预制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之间以及不同装配式结构之间的差异。期望通过竹园污水四期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实施,为我国污水处理厂装配式技术提供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48.
现有部分一级公路功能与交通需求不相匹配、平面交叉和出入口布设密集、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甚合理,导致公路通行效率较低、道路安全性较差。以上海市大叶公路为例,对干线一级公路交通组织进行了设计研究,基于公路的功能定位选用相适应的技术指标,通过合理的一般路段与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以及指路标志设计,提升了公路的整体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并为后续干线一级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工程经验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49.
为研究铺装现浇层刚度对梁拱组合桥结构性能及荷载试验评定影响,采用Midas Civil建立某梁拱组合体系桥,对比分析不同铺装现浇层刚度贡献下梁拱组合桥的内力、变形、动力特性以及荷载试验校验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现浇层刚度使得主梁的惯性矩提升显著,改变了主拱与主梁刚度比,进而影响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整体受力特性。考虑现浇层刚度贡献后,主拱的轴力和挠度均有一定减小;主梁的弯矩有小幅增加,主梁的挠度值有所减少。随着现浇层刚度贡献率的增加,各吊杆的轴力也随之线性增加。随着现浇层刚度贡献率的提高,主梁刚度随之增大,使得以主梁振动为主的振型频率变化较大,其他以主拱振动为主的振型频率变化较小。忽略现浇层刚度使得各工况下的校验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估了实际桥梁的结构性能,影响梁拱组合体系桥荷载试验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950.
热拌超薄磨耗层是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技术之一,基于某高速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工程,对不同级配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配混合料孔隙率随着2.36 mm筛孔通过率的增加而降低,细集料和矿粉均会填充混合料孔隙而且矿粉的填充效果为细集料的3倍。随着超薄磨耗层级配由粗变密,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增加,肯塔堡飞散损失降低,疲劳寿命下降,采用矿粉作为填料的混合料性能显著优于细集料。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飞散损失以及疲劳性能与孔隙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TSR结果与沥青膜厚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超薄磨耗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孔隙率与沥青膜厚度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