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174篇
公路运输   1030篇
综合类   968篇
水路运输   323篇
铁路运输   307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介绍了套筒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型式,分5类说明了套筒补偿器的密封原理及装配形式,列举了各类产品的优缺点。结合实践总结了套筒补偿器的最常见破坏原因。提出了常见的选用及安装注意事项。介绍了无孔注填套筒补偿器在四平昊华化工公司温度310℃、压力为1.0 MPa的过热蒸汽管道上的应用情况,介绍了适用于蒸汽管道使用的套筒补偿器。  相似文献   
182.
对近年来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合评述。简述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作用原理,并将其与基准混凝土作了性能比较。实际表明效益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3.
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沿线路基开挖后,形成了大量路堑边坡,自2012年4月开始,部分边坡陆续出现滑动失稳现象。为确保后期施工和运营安全,对沿线33个边坡开展了全面调查,对部分边坡取样后进行了膨胀性判别试验。分析表明,沿线边坡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土质边坡浅层滑移、深层滑移以及岩质边坡顺层滑移。土质边坡主要为松散堆积体,土体中夹杂多具有膨胀性的土团块,这些膨胀性粘土受干湿循环作用下反复胀缩,使得土体更加的松散,吸水后强度衰减十分严重,易形成浅层坍塌或深层滑移。岩质边坡多存在泥化夹层,大部分具有弱~中膨胀潜势,吸水膨胀后抗剪强度降低,易形成潜在滑动面,一旦开挖造成结构面临空,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易发生顺层滑移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84.
贺爽 《中国水运》2010,(10):209-210
为了分析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重钢环保搬迁H标段沥青路面破坏和过早破坏的原因和形式,得出由于工程推进较快导致在雨季进行抢工和未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其中包括未按规范对路基、砂砾垫层、水稳层、粘层、透层、AC-20下面层、AC-13上面层各层进行清扫和压实且沥青砼选材和配合比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25.7%的路面存在沉陷与龟列、车辙、裂缝、坑洞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在总结其原因后,笔者认为在本工程中主要结论是要对公路工程的每一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且对雨季施工进行更完美的措施方案的考虑和实施,最后对使用的材料要认真选取,才能合理的避免路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5.
从公路施工过程中来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施工实践,从常见接缝处的破坏现象及产生原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接疑缝填封的规范化作业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路面监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6.
包秋伟 《交通科技》2011,(Z2):30-32
结合工程实践,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7.
季冻区在我国分布较广,季冻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引起沥青路面发生冻融破坏,国内外学者对冻融破坏的破坏形式、结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了研究。我国还需要针对沥青路面的结构、材料、结构组合、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8.
对1813~2018年期间的584起桥梁事故进行分析,将桥梁倒塌原因分为施工、自然灾害、设计、意外荷载、耐久性等5类。各原因在倒塌事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2.1%、30.0%、11.6%、12.7%、3.6%。除自然灾害外,设计施工不合理为主要原因,而事故发生大多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以近几年9起典型桥梁倒塌事故为例,分析比较各种倒塌桥梁的主要破坏模式,得到以下启示:①国内大部分梁桥上部结构的平面外位移约束构造不足,在任何一个平面内都不应该是可变体系是国内桥梁设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②在应用新工艺、新结构和拆除旧桥时,应加强各种施工工况下的验算;③建议加强桥梁巡查,预防和禁止汽车超载以及桥梁附近大规模堆载;④应注重桥梁结构尤其是斜拉桥和悬索桥等特大桥梁的日常养护管理,当养护力量不足时,尽量选择养护要求较低的桥型。  相似文献   
189.
结合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十天高速)武侯服务区的实例,利用其场区综合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成果资料,在前期多次处理的基础上,对膨胀土地层斜坡失稳的成因进行深入论证。通过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对比,分析其整体稳定性,总结出该类问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勘察、设计、防水排水、施工工艺控制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