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1篇 |
免费 | 17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045篇 |
综合类 | 982篇 |
水路运输 | 330篇 |
铁路运输 | 319篇 |
综合运输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01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44篇 |
2011年 | 155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200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半刚性基层裂缝是目前国内外道路工程界公认的没解决好的难题.其危害在于路面裂缝使雨水渗透到基层.产生水损坏,造成基层、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继而使路面产生坑槽等病害,降低了路面使用品质,导致路面出现早期破坏.又继而增加养护费用,并大大缩短其寿命,因此急需研究出根本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2.
沥青路面是一种有良好柔性的结构物,已在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沥青路面存在较严重的破坏。结合工程实践,从路面施工、路面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养护等方面分析导致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工程防治措施,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3.
74.
基于刚体理论和整体极限平衡原理,建立力学传递模型,分析滑坡在崩塌体堆积作用下的稳定性,建立链式计算关系,最终可确定滑坡破坏的极限阈值。以重庆市李子坝一化龙桥危岩滑坡为例,对该计算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理论能很好地反映在崩塌体堆积作用下发生滑坡灾害链的实际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为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5.
双曲拱桥加固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曲拱桥最主要的受力构件是主拱圈,对其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是加固计算的关键。采用Midas软件,计算主跨50m双曲拱桥在各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状况,通过内力计算结果找到结构破坏的原因,并根据其破坏状况确定相应的加固方案,这可为以后同类桥梁的加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设计了4根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混凝土T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 试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损伤程度和植筋间距。采用荷载传感器、位移计和应变计, 分别测量了加载过程中试验梁的荷载、挠度、应变、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新老混凝土界面与钢板-加固混凝土界面的纵向滑移,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试件的受力性能, 采用塑性方法研究了试件的极限抗弯承载力, 并对比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可使混凝土T梁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约2倍, 植筋间距与原梁弯曲损伤程度对组合加固T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影响约为4%, 植筋间距越大, 新老混凝土界面纵向相对滑移越大, 极限抗弯承载力的数值计算值和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对差值为9%, 因此, 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可显著提高混凝土T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 相似文献
77.
78.
79.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出口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隧道出口边坡设计情况及实际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利用Plaxis有限元法模拟分析锚杆支护前后隧道边坡的应力变化特性及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化情况,以验证设计合理性。结果表明:隧道出口坡体自然工况下欠稳定,暴雨及地震工况下不稳定;利用Plaxis有限元模拟软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选取兰新高速铁路一处典型路基上拱地段,采用开挖注水孔并施加上部荷载方法,进行4个试验基坑的泥岩地基浸水渗透特性原位试验,分别研究在0、15、30、45 kPa四种上覆荷载情况下,以及10、20、30 cm三种不同水平向及0、50 cm两种高度的泥岩渗透特性.结果表明:地基泥岩水平向不同距离处渗透稳定含水率随时间变化分为稳定、骤增、减速增长和渗流稳定4个阶段;上覆荷载越大,相同水平向距离处泥岩渗透稳定含水率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越长;注水量随时间变化分为快速增增长、缓慢增长和稳定阶段;随上覆荷载增大,地基泥岩水平向渗透速度在变小,且上覆荷载越大,水平向渗透速度越小;水平向渗透速率与渗透距离为非线性关系,且渗透距离越远渗透速率衰减程度越大,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地基膨胀泥岩吸水引起的路基上拱整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