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218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马六甲海峡一拓滩至新加坡海峡霍斯堡灯塔航段,由于船舶交通流大、船舶种类繁多、水域情况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而多发船舶航行安全事故。通过总结船舶在该海域航行的经验,对部分关键航段航行风险防控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提升风险防控意识,掌握安全航行信息,制订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确保船舶在狭水道、复杂水域内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52.
龙口港航道扩建工程疏浚土输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目前国际上广为应用的DELFT3D软件技术,建立潮流、风浪和泥沙即时耦合计算的二维数学模型,研究龙口港航道扩建工程疏浚土扩散问题。模型建成后,通过实测潮流、潮位和长时段地形变化资料,对模型进行有关参数的率定。在计算成果与实测资料达到相似要求后,首先对疏浚土形成的漂浮水质点运动进行分析,得出了漂浮水质点运移轨迹及影响范围,然后对疏浚土形成的悬移泥沙进行模拟,分析了疏浚土随潮流运动扩散输移而引起的悬浮泥沙的可能分布及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抛泥区距港区和航道较远,不会对港区、航道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3.
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声反向散射强度(ABS),估算悬移质浓度(SSC)的相关技术日臻成熟,其原理是利用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采集足够频次的流速和声反向散射强度,以替代流量和悬移质浓度(SSC)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在复杂水流环境中测定和估算水体悬移质输沙率的难题。简要介绍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估算悬移质输沙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在连云港徐圩海域水文观测中的应用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54.
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潮汐现象中因客流断面与客流方向不均衡而引起的列车牵引能耗高和乘客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大小交路和列车放空运行的列车节能和乘客节时运行图优化模型.先通过优化上、下行方向大小交路站站停载客列车和非站站停放空列车开行序列,设计满足实际运营环境的6项约束条件,实现列车总牵引能耗和乘客总等待时间的双...  相似文献   
55.
长江下游潮汐河段滩涂整治工程采用砂肋软体排进行护底,因滩涂地形起伏大,受潮汐影响,施工水深条件差,软体排施工难度大,须选择针对性的施工船机及施工工艺。针对潮汐河段滩涂工况,阐述深水区和浅滩区的软体排施工船机配备及相应工艺选择和质量控制要点,尤其采用气囊工艺圆满地完成了浅滩区软体排护底施工任务,为类似滩涂圈围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工程河段的水沙运动特征与碍航特性、航道整治的时机与关键部位、航道整治方案优化、航道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等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问题,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成果,有助于对工程的了解与潮汐河段航道整治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7.
针对城市“潮汐式”交通问题,提出在现有BPR路阻函数之上建立基于最小延误时间的车道分配优化模型,并以北京市莲花池西路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实施可变车道前后的行车延误。结果显示采用可变车道可以大大降低路段行车延误,提高道路利用率,最终两个方向的车流都可达到均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58.
在现代海洋环境中,高精度海底地形地貌资料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获取海底地形资料的众多方法中,多波束测深系统是获取高精度海底地形资料的重要途径.原始数据采集后,内业数据处理是获取数据成果的关键步骤.运用CARIS HIPS and SIPS V8.1软件包,结合南海某海域实测多波束数据内业处理流程,对多波束处理过程中的参数校正、声速与潮汐改正及噪声数据处理等重点流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两种潮汐改正方式对成图的影响,对成果数据精度进行评价.根据成图效果可知,预报的潮汐数据能够满足数据处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9.
依据北京市主要放射线道路的交通调查数据,以交通量、平均速度为指标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市放射线道路交通流的潮汐特性.结合潮汐性拥堵成因分析,提出了交叉口可变导向车道系统、全路段可变导向车道系统以及分段式配时等解决措施,利用交通仿真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决海域公路施工受潮汐影响大的难题,以526国道岱山段改建工程海域路基施工为例,采用土石围堰隔离海水,在堰体上利用土工膜和闭气土(海积淤泥质黏土)进行组合防渗处理.结果表明,在近岸海域地段,土石围堰及其防渗层施工技术可行,防水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