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54篇
综合类   321篇
水路运输   229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左宏 《长客科技》1995,(2):35-40
本文详细阐述了冲天炉内元素硅的的氧化及其氧化物SiO2的还原过程,并通过热力学计算证明冲天炉内满足SiO2还原的热力学条件,即铁水增硅的热力条件,又从动力学角分析了影响铁水增硅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实现铁水增硅的可行途径,并通过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13.
灰色聚类决策问题是根据若干指标将一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问题。由于巫奉高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造成沿线滑坡岩土体的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表现出不连续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在危险性综合评估中,把公路沿线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作为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找到对滑坡稳定性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用灰色聚类法进行危险性等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上保险中的保证和违反保证时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保险中的保证是我国<海商法>所特有的,它来源于英国海上保险法.本文结合我国<海商法>、<合同法>以及英国海上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讨论了保证的含义和性质、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以及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下如何理解和适用保证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湿陷性为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其产生机理极其复杂,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基于现有文献对黄土的湿陷原因与机理的认识,以甘肃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黄土分区项目为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甘肃陇西陇东地区黄土的59组样本的9个常规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黄土湿陷机理内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黄土的湿陷性指标与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同时,揭示出产生湿陷的黄土必须有湿陷空间及一定量遇水强度降低的联接,黄土的疏松性、多孔性正是其反映,特别是支架孔隙是导致黄土湿陷的最主要原因,而非饱和黄土是产生湿陷的前提,粘粒含量及粘土的水-胶联结在产生湿陷过程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商榷。此外,本方法解决了常规单因子分析因指标交叉而分析失真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浅谈润滑脂     
据说润滑脂的最早记录是1888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钢厂.1934年出版的润滑剂手册中,谈润滑脂的不过小半页,不到90个字.甚至1954年还有人说油是起润滑作用的,而脂不过是装油海绵体.1954年C.I.Bunes说,脂比油有13个优点.其中至少有7点,到今天也无可争辩:①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流动;②摩擦阻力比较小;③粘着力比较强;④粘温特性比较好;⑤适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⑥抗水性比较好;⑦是较好的密封剂.  相似文献   
17.
18.
19.
(续上期) 三、排放控制概念 对于一种创新的发动机概念来说,要满足未来的欧洲Ⅳ排放法规是理所当然的.已经述及的非常卓越的混合气生成过程,以及通过排气凸轮轴上的VANOS系统实现的、对残余废气控制的高自由度,和带有较小余隙空间的、经过优化的燃烧室都对降低原始排放做出了贡献.该机的活塞火力岸区域是分段的,火力岸总高度4.5mm中,有效高度为3mm.这种活塞对降低原始排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充分发挥对充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气空气动力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剑涛  王钊 《中外公路》2003,23(6):77-80
该文分析研究了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流变学性质、抗断裂和抗拉性质、橡胶与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沥青混合料各种性质的影响和橡胶粉改性沥青在铁路道床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