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148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52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晋南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风险,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归纳了主要影响因素,对塌陷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对采空区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分析影响程度,作出采空区地面塌陷风险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深入阐述高速公路通过的采空区的特征及处理方法,可为采空区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某矿井主斜井采用TBM施工为背景,分析指出了该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技术挑战,并对各类型盾构和TBM在该工程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提出了煤矿长距离斜井施工采用双模式TBM的设备机型。鉴于煤矿斜井TBM施工面临的长距离、大坡度、大埋深、有毒有害气体危害、富水复杂地层及施工进度要求高等问题,文章对双模式TBM的主要功能设计及设备的选型配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模式TBM应对不同技术问题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配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戈 《工程科技》2001,(1):41-43
本文通过总结神延铁路第九标段小煤窑采空区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详细介绍了小煤窑采空区地基加固工程的压浆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5.
以省道S237水峪段为例,介绍了采空区的形成以及对地面破坏的FLAC3D模拟方法;得到了采空区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刘林  李乃旺 《公路》2021,(4):47-51
针对某高速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为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依据相关规范,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值进行预测,并对采空区场地进行全面的稳定性评价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明确了采空区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并指出局部路段需对采空区进行处置后才可以进行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翻车机敞车解列的智能化控制,利用专用机器人完成摘钩解列工作.通过智能检测、智能识别、智能定位、智能运动控制等技术,结合翻车机自动控制系统,在摘钩作业时,串联原自动系统实现全自动无人化.使用翻车机智能摘钩控制系统,能提高车厢脱钩效率,提高系统安全性,使翻车机的敞车解列作业真正实现全过程全自动化.研究成果可更深层次解...  相似文献   
8.
深厚煤矿采空区和地下水超采的叠加影响,对邻近的高铁建设和运营存在较大的风险。本文以某高铁附近的古城煤矿为例进行了研究。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用概率积分法和手册法,对采空区变形规律进行了时空分析,并评价了其对高铁工程的影响。结合InSAR监测和地面沉降实测,进一步验证了采空区变形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古城煤矿上覆基岩厚度大于1000m,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多呈"弯曲型"垮落,中心沉降量小,对地表影响较小;(2)InSAR监测和实测表明,采空区已进入沉稳阶段,对高速铁路工程安全稳定已基本无影响;(3)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地表形变的主要因素,其中浅层灌溉抽水引起的局部不均匀沉降对铁路工程的平顺性影响更大,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对隧道工程穿越采空区的修建研究仍比较分散,尤其是大断面的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采空区的研究。为了提高高铁隧道下穿采空区工程的质量,以太焦高速铁路皇后岭隧道为例,研究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近距离下穿采空区隧道开挖对采空区及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同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隧道在不同间距下下穿采空区的两者的相互影响,得到隧道从采空区下方2倍以上洞径下距离穿越时,隧道与采空区不会造成相互的不良影响,对于今后大断面高铁隧道下穿采空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除受采空区本身的几何尺寸、开采深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复杂的上覆岩层性质、裂隙带发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各种因素对地表稳定性影响情况均不相同。文中采用FLAC软件分析各类因素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