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81篇
综合类   163篇
水路运输   120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戴联松 《长安科技》2001,7(4):48-51
本文就质量形成过程阐述了人品质量与产品质量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等过程中的各种实例论证了人品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进而提出了人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同时,指明了优秀的人品质量必须通过质量教育来提高。这是企业在当今市场开放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82.
车流径路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苏男  冯育麒 《铁道学报》1996,18(A00):20-24
根据特定径路文件自动化输出的需要,应用集合论的理论,首次引进车流径路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种类、数据结构及其有关计算机实现等进行探讨,同时阐述 在车 径路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3.
社会情报意识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获取情报的数量和质量,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知识和情报已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和开放,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群体情报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一、深刻理解本质内涵,增强标准化建设的主动性 (一)正确认识摆位。加强车辆装备保障标准化建设.是深化车辆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主要抓手,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标准化建设摆上位、议到位,纳入“两成两力”建设总体规划,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5.
针对涉海院校半军事化问题,从分析研究半军事化管理的定位、内涵、环境、管理队伍及组织机构入手,试图丰富和完善半军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达到优化航海类专业学生半军事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生要有爱岗敬业的学习态度,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踏实负责的职业精神,在物流行业的从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以"工匠精神"的构建为基本点,分别从"工匠精神"的定义,构建"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工匠精神"内涵建设的意义论证物流管理专业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87.
章强调加强中小型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论述了电子信息资源的内涵、组织、存贮和利用。  相似文献   
88.
从词汇层面上看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化与语言的关系谈起,说明化输入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以汉英词汇的含义、范围异同来着重谈词汇层面上的化内涵,指出在教授词汇时化因素不可疏忽,提出以新角度看待化教学,提倡词汇层面上的化输入。  相似文献   
89.
教材是具有传授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信息载体。任何教学都是围绕特定的教材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涉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认识规律等多种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大专教材建设特色。  相似文献   
90.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在人文关怀中孕育,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