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3篇
  免费   504篇
公路运输   4549篇
综合类   2491篇
水路运输   2452篇
铁路运输   2221篇
综合运输   284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91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针对某中型客车车门异常振动问题,应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车门异常振动的机理,进行了试验验证,较好地解决了车门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对小凌河旧铁路钢桥的材质特性及损伤状况研究表明:该桥经过长期服役后,钢板中出现了明显的疲劳位错结构,其累计损伤度达到疲劳损伤的第Ⅰ阶段,但距疲劳断裂仍有很大距离.因此,如果仅从材料角度考虑,该种钢板仍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3.
船舶液力耦合器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船舶动力装置动态建模与仿真的实际需求,引出了其主要部件之一的液力耦合器数学建模在稳/动态特性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其试验曲线(输入特性形式)作为数据源去构建准稳态数学模型的困难之处:寻找一种通用的数学表达形式,以实现①液力耦合器在额定工况及其附近的试验曲线的内插与外廷;②过渡工况液力耦合器数学模型的设计(如液力耦合器接合和脱开过程其滑差从100%向额定滑差值方向的变化)。本文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液力耦合器动态建模中的应用。文章先介绍了其数学建模的思路和要点:①选择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包括传递函数)与结构(人工神经网络隐含层数目和神经元个数);②提高人工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措施;③利用专业知识扩充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用的数据样本。然后叙述了其数学模型在某船舶动力装置稳态、动态特性计算机仿真研究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结果:①正常航行(四机双桨)稳态工况时各车令下液力耦合器的滑差;②不同螺旋桨螺距下的液力耦合器接合过程的滑差变化;③怠速→前进五的急加速过程的滑差变化。  相似文献   
104.
105.
路面表面特性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简要论述了路面的表面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发展方向。建议大力研究和推广透水性青路面,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能、路面平整度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表面特性和经济模型以及事故路段处置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06.
重载组合列车开行对轮轨磨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7.
研制了有源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具有有机静电感应三极管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三极管,并测试评价了其基本电气、光学特性.研制的有机电致发光三极管,采用酞氰铜和喹啉铝蒸发膜作为作用层,由测试结果可知,较低的栅极偏压可控制由源极注入到喹啉铝发光层的载流子,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制作梳状铝栅极结构,获得了高速、高电流密度等良好的三极管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108.
《上海铁道科技》1994,(1):34-35
历史证明经济增长与运输网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在旅客运输中尤为突出,客运收入的增加很快地投入到更大的可动性发展中去。同时预报总是得到关注,在西欧这种状况看上去至少还要继续20年。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主副机扫气连通的可行性,为解决副机排烟温度偏高辟开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