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8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2156篇
综合类   1059篇
水路运输   1773篇
铁路运输   1045篇
综合运输   5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34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一、概述1.目前汽车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汽车一般都装有汽车自诊断系统,如OBD-Ⅱ(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一般可用解码器或发动机分析仪等设备与汽车上的自诊断接口连接,读取存储在汽车电脑(ECU)中的故障码(DTC)。  相似文献   
112.
帅正梅 《汽车情报》2006,(18):12-13
近年来,汽车行业为隆低作业成本,减少投资,将资源集中配置在核心事业上,以促进汽车新产品的开发与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3.
国新 《中国船检》2006,(12):20-23
先哲有言,世界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古今中外的战略家们.无不希望拥有足够大的能量,做到于变化中运筹帷幄。2006年.是国际海运领域的变局之年。燃油价格持续上涨。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追使传统海运业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变革等诸多因素,均使国际海运业的景气循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而带动国际航运的重心、船舶融资和港口建设.都出现了新趋向。  相似文献   
114.
现代物流     
《港口科技动态》2005,(3):41-42
南京龙潭物流园实现增资扩股,张家港保税物流园通过验收,物流企业信息化的“7种武器”  相似文献   
115.
“现代汽车之父”的殊勋 然而若问:是谁使人类社会告别了“马车时代”,一跃跨入了崭新的“汽车时代”?又是谁造就了当今世界如此数量巨大的代步工具?那就要抚今追昔,追根溯源,回到一个世纪前,汽车降生的年月。  相似文献   
116.
张敏 《海运情报》2006,(10):11-13,20
公司发展回顾 1976年3月25日,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凭借3艘巨型油轮(VLCC)创办了亚洲商船公司。1983年8月,公司更名为现代商船,同年进入集装箱班轮业,经营澳大利亚/北美西岸航线。1985年,现代商船开设亚洲/美西航线,向业界显示了公司大力发展集装箱班轮运输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7.
周安昌 《船艇》2007,(7B):12-18
创新是任何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壮大、强盛的极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创新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船舶市场,为抢抓机遇,做精做强,黄海造船坚持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宗旨,打造和谐诚信文明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瞄准现代造船技术水平。按现代造船模式,彻底改造传统的工艺流程,迅速提升了企业整体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8.
唐亮 《铁道货运》2007,(11):24-26
论述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及系统模型的构建,提出构建专业管理部门、建立多渠道的物流服务检测体系、实行物流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加大软硬件投入等提高铁路顾客满意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9.
120.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牵引供电方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种无架空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其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技术性进行分析比较.对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而言,采用无架空接触网供电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方向.储能式牵引供电系统是实现无架空接触网的重要手段,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对节能环保及改善城市景观的需求.而减轻现代有轨电车的自重以及延长车载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是现代储能式有轨电车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