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89篇
  免费   611篇
公路运输   13355篇
综合类   12103篇
水路运输   2462篇
铁路运输   4509篇
综合运输   1171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35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1712篇
  2013年   1617篇
  2012年   1637篇
  2011年   2129篇
  2010年   2140篇
  2009年   2540篇
  2008年   2219篇
  2007年   1806篇
  2006年   1787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542篇
  2003年   1588篇
  2002年   1177篇
  2001年   1049篇
  2000年   890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426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336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介绍了有关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性能劣化测试方法,包括混凝土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测试标准,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高温爆裂的测试方法以及高温后混凝土损伤的红外热像法与色彩图像分析法。提出从机理方面寻找科学与全面的方法定量评价爆裂程度;红外热像法和色彩图像分析高温下混凝土损伤是无损检测技术的新发展方向。此外,设计简便可靠的混凝土高温性能测试方法,以现有成熟的物理力学与无损检测技术作为评价指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72.
鱼腹式箱梁横向受力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箱梁横向受力的解析法与有限元分析法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土鱼腹式连续箱梁的横向受力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多工况计算分析,找出了最不利荷载分布模式,得到了各工况应力、内力以及裂缝开展的规律。计算表明,若桥面板横向不配置预应力钢束,则可能导致箱梁横向开裂,且裂缝超过规范容许值,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耐久性,该文计算方法是桥梁纵向设计计算的必要补充,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已被采纳,经试验及工程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3.
<正>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沥青混凝土生产、施工及研发的企业。早在上世纪初,中国最早的国产沥青混凝土就是由该公司的前身研发生产的。近一个世纪以来,他们开创并引领着我国的沥青行业,不断地向着新的高度迈进。  相似文献   
974.
该文针对上海市某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施工中发生拱脚滑移事故,以实际工况计算为依据分析其直接和深层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75.
该文结合惠州大桥南引桥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从成孔、水下灌注、质量检查等不同阶段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976.
为了解双向荷载作用下灌浆波纹管装配式双柱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和制作了现浇混凝土墩、灌浆波纹管连接和预应力灌浆波纹管混合连接装配式双柱墩构件.开展了装配式双柱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了破坏模式、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残余位移和接缝张开规律等,并与现浇混凝土双柱墩墩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灌浆波纹管连接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  相似文献   
977.
本研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过程中监测数据不直观、理论计算与施工监控脱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动态控制方法。在Revit平台上,建立某船闸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模型,结合Revit和数据库,以二次开发的形式实现监测信息与模型集成,同时将BIM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过程的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将BIM应用于施工温控监测,提高了对监测信息的可视化管理与分析能力,并为温控仿真数据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之间的反馈提供了途径,可更好地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  相似文献   
978.
组合结构桥梁由热工性能差异显著的钢材和混凝土构成,温度效应往往成为控制其设计和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其温度场和温度效应进行准确地计算与评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工程意义。对组合结构桥梁温度场与温度效应开展了综述研究。首先,对各国桥梁规范温度荷载的规定进行归纳对比,讨论不同规范中温度荷载计算方法的特点,总结中国现有规范对全国气候划分的分辨率不足、对日照辐射的考虑不够完善等有待提升之处;其次,对国内外桥梁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进行调研,重点分析中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的研究进展,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讨论;再次,提出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组合结构桥梁设计温度荷载模型,可使用气象部门统计的温度统计资料,通过MATLAB高效数值模型计算形成组合结构桥梁温度场时程数据,进一步利用极值模型获得桥梁设计的温度荷载代表值,快速、高效地实现对桥梁地理信息、结构参数等因素的考虑;最后,以北京地区典型3跨连续直线组合梁桥为算例,对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温度效应展开研究。提出的基于可靠度理论与MATLAB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设计温度荷载模型,可实现任意地区组合结构桥梁温度场的精确计算并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79.
为了研究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设计5根加固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抗弯试验。试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有无加载历史、钢板纵向加固长度、钢板厚度和螺杆间距。加载仪器采用1 000 kN梁柱加载系统,应变采集使用静态应变分析系统,挠度采用机电百分表测量。试验过程中,观测记录试验梁在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跨中挠度、加固部分与原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基于平截面假定,推导试验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比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加固的对比梁相比,锚贴U形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后的试验梁其开裂弯矩提高近50%,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约1倍;钢板纵向加固长度对梁的整体刚度有显著的影响,加固范围越大刚度提升越显著;加固范围应充分考虑加固部分截断处截面的抗剪能力,避免使试件从塑性弯曲破坏模式变成脆性剪切破坏模式;对比螺杆间距15 cm与30 cm试验梁的结果发现,只要符合构造要求的螺杆间距对试件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小,但对裂缝开展有一定的影响,螺杆间距越密其裂缝开展明显变小;随着加固钢板面积增大,抗弯承载力也随之提高。针对加固后适筋破坏的RC梁,推导了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计算出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相对差值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980.
南昌市洪都高架桥PM28~PM31号墩上部结构采用3×35 m多幅变宽连续梁结构,主梁预制后采用2台架桥机在墩顶0号块处同侧同步吊装、“S”形架梁方案(原方案)逐跨拼装施工。针对原方案造成结构局部应力及扭矩过大等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1:“内外交错”架设;优化方案2:“先内后外”架设;优化方案3:“先外后内”架设)。为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从结构受力及变形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选。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2施工时,各施工阶段的墩顶位移差均接近0,桥墩受力最优;PM29号墩墩顶0号块底部的压应力储备最大;主梁1-2的应力变化幅值最小,且成桥后梁底压应力储备最大。洪都高架桥后续同类桥梁均选择优化方案2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