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8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153篇
综合类   495篇
水路运输   1391篇
铁路运输   191篇
综合运输   1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航运要闻     
《海运情报》2007,(12):35
中国海运与马士基(中国)公司进行业务合作;世界石油需求2030年前年均增长1.6%;海外船舶控股集团1-9月纯利润减3成;奥德费尔1-9月纯利润增长38%;地中海航运集团在客船上回收铝罐  相似文献   
32.
33.
《上海地方交通》2005,(1):45-45
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4.
《上海铁道科技》1994,(1):34-35
历史证明经济增长与运输网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在旅客运输中尤为突出,客运收入的增加很快地投入到更大的可动性发展中去。同时预报总是得到关注,在西欧这种状况看上去至少还要继续20年。  相似文献   
35.
36.
《水运工程》2005,(1):19-19
据悉,我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已由2000年的22亿t,增长到2004年的40亿t,4年时间,吞吐总量接近翻一番。其中集装箱年吞吐量达6150万TEU,同比增长26.4%。各大沿海港口业绩醒目,2004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亿多吨,超过世界大港鹿特丹港,宁波、广州和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均突破2亿t大关。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令全球港口同行惊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强劲增长,得益于港口和航道建设的稳步发展。2004年,我国沿海、内河投资增长33%;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67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47个,新增吞吐能力1.2亿t;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710万t,改善内河航道里程69…  相似文献   
37.
《西部交通科技》2010,(8):I0004-I0005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状况,上半年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066.7亿元,同比增长21.4%,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8%,增长速度及投资总额居东、中、西部三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38.
2006年,国民经济总产值(GDP)超过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在如此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也是红红火火,又是大丰收的一年,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720万辆,再上新台阶,同比增长率均在25%以上。乘用车产销超过500万辆,同比增长率均超过30%以上,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超过380万辆,同比增长率超过35%以上。  相似文献   
39.
《航海》2007,(4):16-16
天津港生产再破纪录,前5个月全港货物吞吐量达1.29亿吨,集装箱27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2.7%和21.5%。双超2002年全年。  相似文献   
40.
站在南昌市的主要道路旁,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时速达到35千米以上的电动车混杂在摩托车、燃油助力车里从眼前疾驰而过,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电动车已经在南昌市民中达到了相当普及程度,从一个侧面也成就了南昌电动车市场的繁荣。有资料显示,目前,包括本地9家企业在内的来自江、浙、沪、津等地的80多家电动车品牌企业在南昌市展开厮杀,争夺市场份额。尽管南昌本地电动车(品牌有全顺达、永顺和利捷等)企业数量仅占进入南昌销售的企业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显得势单力薄,但是,在销量上却占据着大半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