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6篇
  免费   442篇
公路运输   4770篇
综合类   3424篇
水路运输   1613篇
铁路运输   1572篇
综合运输   559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防波堤建设期的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炎保  周汉东 《港工技术》2006,(1):21-23,29
由于防波堤所处的海洋工程环境、施工期间自身结构的相对薄弱性等,对防波堤建设期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的研究对指导实际工程抵御风险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防波堤建设期面临的风险源、其风险如何去评价、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有效地降低风险、通过工程保险的手段转移风险的内容、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2.
在对旅游路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性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4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旅游路网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探讨,分析了各指标值的确定方法,进而能方便地运用这些指标进行旅游路网规划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3.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状况,主要是由其混合料组成成分中集料的分布状态所决定。基于这一点,在对目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评价方法进行回顾的同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评价方法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在对传统规划布局方案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博弈论对公交枢纽规划布局方案进行评价,并给出了博弈模型和算法,以期达到最优布局.  相似文献   
115.
区域性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区域性轨道交通线网评价与公路网、公交网络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不同。在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区域性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及方法;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利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区域性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6.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2005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万km,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如何保证高速公路持续、稳定的运营,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目标持续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对渝长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有助于确保项目在运营期内提高质量的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17.
国道307深州市中段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在路面薄、交通量大、超载车多且渠化交通严重的情况下使用了8年,通过一个车道上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超过设计的5倍多,经过多项指标调查,路况评价仍达到良好标准,说明修建质量,路面结构,路基强度是保证路面使用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8.
武汉地铁连续同台换乘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常见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方案,车站同台换乘模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受到设计者和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该换乘模式无法解决反向换乘不便的问题。为满足乘客通过同站台完成各个分向换乘的需求,武汉地铁2、4号线采用了连续同站台换乘的新型模式。从武汉地铁2、4号线换乘站的设计思路出发,通过分析2014年度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数据,结合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对这种新型换乘设计思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运营铁路,也是我国首个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铁路项目。本文选择野生动物和高寒植被两个代表性生态因素,应用目视判断、卫片解译、样方调查、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对铁路运营5年(2011年)后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调查和回顾评价。得出结论:(1)与运营初期相比,铁路两侧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恢复,局部区域已接近甚至优于周边自然状态。(2)野生动物通道、植草绿化、草皮移植等生态保护措施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0.
在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客站用水量影响因素,建立了单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后,建立了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两个车站的节水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