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1篇
  免费   443篇
公路运输   4773篇
综合类   3426篇
水路运输   1616篇
铁路运输   1580篇
综合运输   559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650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是在给定运行图的基础上制定乘务人员的工作计划,其优劣程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具有显著影响。目前有关乘务排班计划的评价方法方面还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班次间的均衡程度和方案的费用大小这三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计划进行评价,之后采用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来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对三个实际方案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乘务排班计划方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2.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状态管理的功能、过程、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技术状态管理在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技术状态管理的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3.
提出了一种地铁车辆检修工艺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对地铁车辆运营过程中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当前的地铁车辆检修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检修作业的合理性和效率。以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系统为例,说明了该优化方法在地铁车辆高压供电系统上的实施流程;结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建立了定量化的地铁车辆设备危害性风险评价矩阵,用以确定故障模式的可接受程度;通过建立可接受程度与该检修项点检修等级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到检修工艺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4.
管幕法是地下暗挖工程超前支护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隔水强的特点。为在过街通道等较小截面隧道中更为经济合理地使用此项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半包管幕法隧道支护工艺,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汽车北站过街通道隧道施工,系统阐述半包管幕法技术原理及关键注意事项,并对新型半包管幕法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半包管幕法在充分发挥传统全包管幕法各项优点的同时,在合适地质及环境条件下更为经济可行,可在类似过街通道较小截面隧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滨海地区多为海相和湖相沉积的软土,施工难度大,渗漏水病害多发,因此,应对盾构施工过程的渗漏水风险进行评价来保证隧道安全施工。构建渗漏水风险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将云模型与Copula函数结合,基于Copula函数对于风险指标中相关风险因素的相依性处理,云理论对于定性与定量概念的处理与转换优势,构建相依性条件下的二维和三维云-Copula模型。以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利用云-Copula模型计算二级指标对于各个风险等级的隶属度,确定危险性较大的二级指标为注浆质量、止水条、衬砌混凝土自防水。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证据融合确定该检测区段渗漏水病害的风险状态为安全,但有向基本安全状态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危险性较大的指标加强监控,使渗漏水得到有效控制,为软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渗漏水病害的风险评价与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8.
风险评估对于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和项目选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在可行性阶段对应的风险类别与风险因素,建立基于AHP法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隧道风险等级定量评判标准。模型根据专家对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相对发生概率的定性评判,通过AHP法计算得到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在整个风险评估体系中发生的相对概率,并将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赋予相应的风险分值。最终结合得到的概率与风险分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得到隧道综合风险评估分值和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从而对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进行综合、定量、直观的评估。将A隧道运用该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综合风险评估值为4. 774,风险等级为中度。  相似文献   
149.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上普遍敷设500 m长钢轨。500 m长钢轨焊接系统具有复杂的工艺流线,在吊运、焊接、输送等各环节均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易产生重大生产事故。因此,为提高500 m长钢轨焊接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针对钢轨焊接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一种基于LEC评价法的风险评价方案,并利用本质安全理论和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理论针对性地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为500 m长钢轨焊接系统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维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铁路建设,进而促进国家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对施工阶段铁路的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及铁路施工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灰色聚类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绿色等级。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三角模糊数层次法与灰色聚类法结合可以对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很好的评价,并能找出铁路施工阶段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