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篇
  免费   81篇
公路运输   911篇
综合类   563篇
水路运输   664篇
铁路运输   134篇
综合运输   15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介绍了济南市水系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济南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的理念、原则、构建方案、总体布局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2.
生态节约型公路边沟的应用研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边沟是路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分隔路田和丰富道路景观等功能.通过分析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从边沟的设计、形式、尺寸、横截面积和应用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生态节约型公路边沟是今后研究和应用的主流与趋势,并对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3.
针对公路建设中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烟台公路生态路网建设为模板,构建区域生态公路建设的指标体系,对生态公路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4.
通过作者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的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的实际施工研究,阐述了有机纤维分层喷灌植生作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并介绍其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为吉怀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5.
绿色交通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社会的有效抓手,是当今世界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介绍了绿色交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了绿色交通的发展内容与模式;在借鉴国内外绿色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并在深圳市绿色交通体系及模式的指引下,对深圳市国家生态城区——盐田区进行了绿色交通规划的探索。结合盐田区城市土地空间不足、生态资源受约束的现实条件,采取了空间差异性交通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地区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山海步行系统的发展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5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自然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破坏或过度开发自然对人类的危害,资源、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等前瞻性观点,这是我国当代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继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7.
姜洋 《城市交通》2011,(3):13-13
2011年3月,美国气候工作基金会(ClimateWorks Foundation)和能源基金会(Energy Foundation)联合邀请TOD理念创始人、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普先生以及国际交通规划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团队,结合国际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8.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航道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岸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从生态护岸工程材料的选取,生态护岸工程结构形式的确定等方面,介绍了连云港疏港航道工程生态护岸的设计,同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9.
生态设计理念在盐河航道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河水岸带现状,详细分析护岸横断面的分区防护方式,通过采用适当的植物防护和永久工程相结合,形成既满足固坡要求又能恢复河岸生机的新型护岸结构,为内河航道设计应用生态型护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0.
以1 km通榆河为试验地,分别实施5种方案:1)在塌陷处移栽植物(芦苇、茭白、杞柳);2)植物移栽+外侧防护(木、竹混合栅栏);3)植物移栽+外侧防护+回填泥土;4)芦苇种子播种+外侧防护+回填土;5)以坍塌的裸露岸坡为空白对照,探讨几种混合型生态修复方式在通榆河岸坡防护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通榆河岸坡移栽芦苇和茭白、扦插杞柳是可行的,但需要在移栽区域的外侧进行适当的机械防护。移栽植物后多种本土植物的大量迁入形成具有高覆盖度的次生群落。本研究中的几种方案都显著降低岸坡坍塌速度,其中,方案3效果最佳。与传统方式相比,这种有机械保护的岸坡生态防护方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