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72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船舶动力定位技术日趋完善,耙吸挖泥船DP/DT(Dynamic Positioning/Tracking)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疏浚作业效率.DP/DT系统包括DP和DT两大功能,耙吸挖泥船以DT功能(动态寻迹)为主要特点.本文以耙吸挖泥船为背景,采用一种“视线”航迹控制策略,对其疏浚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设计航迹控制器来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同时运用VC++编程来显示实际航迹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2.
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施工期为3.5 a。为了解决施工期通航问题,针对施工河段的通航条件和水位治理枢纽布置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提出了航道疏浚清淤、炸礁除障与电站科学调度相结合的通航确保措施。结果明,二期围堰与四期围堰施工期间,两个枯水季节的部分时段的通航保证率较低;其余施工时间内,施工河段的通航保证率均达85%以上,提出的通航确保措施实现了水口坝下水位治理工程施工期间闽江航运的畅通。  相似文献   
113.
徐元  林风 《水运工程》2012,(12):2-8
根据对国际最大挖泥船制造企业IHC Merwede公司、国际四大疏浚公司Van Oord Dredging and Marine Constractors bv、Boskalis International bv、Jan de Nul Group和DEME(Dredging,Environmental&Marine Engineering)的考察交流以及对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考察情况,从规范编制、疏浚船舶制造、疏浚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和我国疏浚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可为业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4.
跨入世纪之交,随着疏浚技术、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疏浚理念已发生重大变化:疏浚领域的范围大大拓宽,临港工业、人居工程等大型疏浚项目此起彼伏,市场重心也明显移向亚洲。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外四大疏浚集团不失时机地造就了一大批大型、超大型高效疏浚装备,国内有识之士呼吁:自主研制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5.
在港口工程建设中,合理地综合利用疏浚土资源吹填造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吹填陆域形成后将会影响该区域海洋水体的对流-扩散,改变局部的海洋水动力,从而对该区域的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需要充分了解陆域形成前后水体交换的变化情况。根据国际常用规范标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水体交换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过水断面宽度,设置过水箱涵,优化设计方案,加快水体交换,达到保护海洋水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2020年水情极为特殊,高水位、高流量持续时间远超往年,汛期泥沙淤积造成航道出浅,给航道保畅带来影响。在分析2020年水情的基础上,以张家洲水道南港上浅区为例,研究特大洪水年对南港上浅区航道条件的影响,分析浅区航道条件恶化的原因,并给出相应航道维护对策,提出应急疏浚的必要性和疏浚方案。成果表明:南港上浅区年内遵循洪淤枯冲的规律,航道条件取决于洪季淤积与汛后退水冲刷的对比情况。2020年洪水持续时间长,汛后退水时间相对不足,上浅区得不到充分冲刷,导致浅区碍航,因此须应急疏浚以维护航道条件。鉴于河床变形的滞后性,建议未来几年内继续关注南港上浅区航道变化和当年水情,制定相应的航道维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7.
林森  黄冰  苏召斌 《水运工程》2019,(S2):53-56
针对绞刀挖掘黏土的特点,优化了刀臂的断面形状,建立绞刀的三维模型,分析绞刀在最大功率时的应力和变形。为了满足绞刀刚度强度要求,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钢材料,优化绞刀制造和焊接工艺。实船应用表明,在同等工况条件下,高效黏土绞刀相比传统黏土绞刀,绞刀功率降低约14.3%,验证了绞刀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8.
孙治林 《水道港口》2019,(3):279-285
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的淤积,特别是骤淤问题是影响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港区的快速发展以及运营安全,文章利用实测淤积资料、疏浚资料和数学模型研究了平均年动力条件下黄骅港煤炭港区航道淤积沿程分布,从实测和数值模拟的角度弄清了航道淤积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并根据港区现有的疏浚力量分析了一年中不同月份维护疏浚量的分布,以期为疏浚组织安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张莹  徐桂中  卢亮  周源 《水运工程》2020,(11):57-62
疏浚泥向堆场内吹填的过程中,宜分层进行,吹填厚度的选择直接影响疏浚泥在堆场内的沉积。利用不同高度的沉降柱,对同一含水率的泥浆进行沉积试验,研究泥浆高度对于泥浆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含水率情况下,较低的泥浆高度易于使泥浆发生固结沉降,泥浆高度较高则易于发生阻碍沉降;泥浆高度对于阻碍沉降模式下沉降速率的影响较小,沉降阶段持续时间与泥浆高度呈正相关;泥浆高度越高,沉积物平均含水率越小,且随着泥浆高度的增加,沉积物平均含水率趋于稳定。在本次研究范围内,当泥浆高度达到40 cm以上,沉降速率和沉积物含水率趋于稳定,沉降模式不再发生变化,泥浆高度对沉积规律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0.
黄智  杨彪 《水运工程》2020,(11):147-150
对BIM技术在海外某港口疏浚工程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Civil 3D软件创建三维疏浚模型和地质模型,实现土体疏浚量的分类统计,并快速生成标准化施工图纸,同时保证模型、图纸、工程量动态关联。实践表明,应用BIM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港口疏浚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