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10篇 |
水路运输 | 1篇 |
铁路运输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了脑梗塞(CI)和脑出血(CH)各50例患者的红、白细胞滤过指数(IF),发现Q组、CH组和对照组间红细胞的IF无显著性差异,而白细胞的IF则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变化在CH组比CI组更明显(P<0.01),故认为这种改变与白细胞被活化有关,其结果造成患者微循环功能和脑组织的严重损伤,且在CH比CI更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可解释急性期CH的临床症状比CI严重,且死亡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
应用山羊免疫脾细胞透析液,普通脾细胞透析液及生理盐水,分别注射3组健康同种山羊。实验前、后经颈静脉采血,对3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发现免疫脾细胞和非免疫脾细胞透析液均能显著提高山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P<0.01):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比例无明显影响(P>0.05);免疫和非免疫脾细胞透析液在提高山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3.
为进一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的发病机理,我们检测了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能力。结果表明AGN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经PHA刺激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低于对照组(P<0.005);而未经PHA刺激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T淋巴细胞功能不足,免疫应答能力下降:T—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本文首次报道采用改良的全血化学发π法测定硒对饲以克山病病区粮大鼠白细胞吞噬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SD纯系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依次用克山病病区粮,病区粮加硒和非病区粮喂养1个月后,测定3组大鼠的肝硒水平分别为58ppb(Ⅰ组)、628ppb(Ⅱ组)、736ppb(Ⅲ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数/L,×10~(-9))结果分别为14.07±1.268(Ⅰ组),11.76±1.049(Ⅱ组)、13.89±0.791(Ⅲ组),3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化学发光积分值(cpm/白细胞)结果分别为7.267±0.855(Ⅰ组)、10.324士1.026(Ⅱ组)、13.061士1.589(Ⅲ组),经统计学处理,Ⅰ组和Ⅲ组之间差别非常显著p<0.01,Ⅰ组与Ⅱ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硒对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影响;但低硒大鼠白细胞的吞噬氧化活性低下,补硒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氧化活性。此为克山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诱导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和抗骨髓瘤细胞活性的协同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NK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阴性细胞纯化法用于获得高纯度的NK细胞;ELISA测定NK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γ)的浓度;标准铬51释放试验评估NK细胞杀伤骨髓瘤细胞的能力。结果与单一应用IL-18相比,低浓度IL-2和IL-18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NK细胞的活性、分泌干扰素(IFN-γ)的水平和杀伤骨髓瘤细胞的作用。结论低浓度IL-2具有协同IL-18活化NK细胞抗骨髓瘤细胞的作用,此结果为IL-2和IL-18联合应用治疗骨髓瘤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Multiplemyeloma(MM)isaB cellmalignan cycharacterizedbyplasmacellsinthebonemarrow thatproducemonoclonalimmunoglobulin.Forthe highexpressionofmultipledrugresistantgenein theMMcells,MMhaslowerrecoveryratebut higherrelapserate.Itwasreportedrecentlythat As2O3…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人IL 1 8成熟编码序列cDNA ,对其进行测序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总RNA ,进行RT PCR获得人IL 1 8cDNA。测序证实其结果正确后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E .coli的表达产物通过SDS PAGE、WesternBlot证实。结果 所克隆的人IL 1 8cDNA编码序列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所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 ,细菌表达产物经SDS PAGE证实其大小约为 1 8.3KDa,WesternBlot进一步证实了所表达产物的正确性。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IL 1 8的生物学活性和特性奠定了基础 ,同时亦为利用人IL 1 8进行免疫基因治疗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25-530
目的研究病毒白介素-10(vIL-10)对鼻咽癌细胞株MHC-1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时间段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CNE-1和CNE-2),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中MHC-1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TAP-1、2,LMP-2、7及HLA-I)表达的变化。结果1mRNA水平:CNE-1和CNE-2的TAP-1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vIL-10作用1、4、6、12h时,CNE-1和CNE-2的TAP-2、LMP-2均未出现变化,24h时,两者均出现显著下降甚至消失;CNE-1在vIL-10作用后4h即出现LMP-7下降,而CNE-2在vIL-10作用后6h出现下降;在vIL-10作用24h时CNE-1和CNE-2的HLA-I出现显著下降。2蛋白水平:vIL-10作用后24h时,两种细胞的TAP-1均出现显著下降,TAP-2则在vIL-10作用后1、6、12、24h出现逐渐下降;CNE-2的LMP-2、LMP-7在vIL-10作用后随时间逐渐下降,而CNE-1的两种蛋白仅在作用后12h出现显著下降;HLA-I在vIL-10作用后出现下降趋势,但在CNE-1中各时间段变化无统计学差异,CNE-2在24h显著下降。结论 vIL-10可明显抑制鼻咽癌MHC-I类分子抗原加工和提呈的操纵子的表达,并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543-548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VSMCs分为5组:对照组、LPS组、LPS+姜黄素5μmol/L组、LPS+姜黄素10μmol/L组、LPS+姜黄素30μmol/L组和姜黄素30μmol/L组。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对VSMCs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法及Wester-blot检测各组细胞TLR4、p22pho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在0~8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姜黄素(5、10、30μmol/L)可以有效地抑制LPS诱导的TNF-α和IL-1过分泌和TLR4、p22phox、ROS的高表达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地抑制LPS诱导的VSMCs炎症因子分泌、TLR4表达及其下游NADPH氧化酶、ROS的生成,姜黄素对LPS诱导的VSMCs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部分依赖于TLR4介导的NADPH氧化酶/ROS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β-amyloid protein (Aβ) on S100β expression in rat hippocampus and its mechanisms. Methods At 7 days after bilateral stereotaxls injection of different dose of fibrillar Aβ25--35 and interlue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 into the rat CA1 region,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of rats were tested with passive avoidance task. Amyloid deposition was detected by using Congo red staining technique. Nlssl staining and immunohlstochem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number of neurons, and GFAP and the S100β 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CA1 region ,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fibrillar Aβ injection, the step-through latency of rat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GFAP positive astrocytes were found surrounding amyloid deposition. Neuronal loss occurred in the pyramidal cell layer of CA1 region. The number of S100β positive cells in Aβ-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L-1ra injection, the number of S100β positiv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Intrahippocampal injection of Aβ25 - 35 could cause similar pathologic chang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β 25- 35 was capable of up-regulating S100β express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injection of IL-1ra could attenuate the effect of Alton S100β express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