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以2种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外掺环氧树脂、增容剂或马来酸酐制备环氧沥青,采用离析实验和荧光显微镜作为表征手段,研究了增容剂和马来酸酐对环氧树脂与沥青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增容剂或经顺酐化的沥青与环氧树脂形成的环氧沥青混合物环离析得到明显改善,分散相颗粒尺寸明显变小且分散更均匀。当增容剂及马来酸酐掺量分别达到1%或4%时,对环氧树脂和沥青的相容性能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前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2.
以沥青三组分分析法为基础,构建沥青分子模型,采用分子模拟方法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马来酸酐接枝前后SBS与沥青相容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接枝后SBS分子的溶解度参数提高,与沥青溶解度参数更为接近,与沥青间相容性提高;改性沥青混合前后能量差值计算表明,单体接枝后SBS改性沥青体系热力学体系更加稳定;3种不同单体接枝SBS改性沥青稳定性排序依次为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这与试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63.
对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模型-理论框架中模型算子的保持性和相容性等概念的定义进行了泛化研究推广,对相关特性在算子作用下的不变性或守恒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到了十九个定理结果.  相似文献   
64.
在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模型—理论框架中,对模型算子的保持性和相容性的定义进行泛化。对相关特性在算子作用下的不变性或守恒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多层和多侧面转化和某些综合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得到了14个定理。  相似文献   
6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增长,交通安全状况日益恶化,尤其是在我国混合交通模式为主的交通环境中,常常造成卡车撞击轿车的事故,但由于卡车的质量大、碰撞高度较高,在碰撞中卡车的损伤较小,而轿车所受的伤害却是非常惨烈的。这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与不同基质沥青(SK-90和TZ-70)的相容性以及TLA的掺量对两种沥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探讨了TLA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TLA均可提高基质沥青的软化点和黏度,降低其延度和针入度,但在TLA掺量大于10%以后,TLA改性TZ-70沥青的软化点和黏度随TLA掺量的增大程度明显大于SK-90沥青.与SK-90相比,TLA与TZ-70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AFM分析表明TLA的加入改变了基质沥青中的沥青质与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沥青中以沥青质为核心的分散相表现出明显的缔合作用,从而提高了体系的刚性,使得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黏度等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7.
在分析改性沥青相容性和配伍性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膨润土MMT、1831-OMMT、31441-OMMT、松香基-OMMT纳米层状硅酸盐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PE改性沥青的相容性。结果表明,松香基-OMMT纳米层状硅酸盐改性沥青比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68.
开展了车辆防撞性和碰撞相容性的设计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相容性指标——吸能率rE并验证其合理性,该指标可望解决现有评价指标对车辆侵入程度的量化缺乏连续性和普适性的问题。然后对参数化模型进行自动更新,从而进行设计变量优化求解,最终形成一套集成设计方法。工程实例显示,提出的吸能率指标rE可实现对目标车辆攻击性程度的连续量化评估,参数化优化策略可有效提升车辆碰撞相容性和设计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69.
汽车的碰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汽车碰撞相容性的概念和研究目的,并用简单的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改善相容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0.
阐述了正面、侧面碰撞试验中常用的试验壁障对不同尺寸车辆相容性的影响。汽车在碰撞中前部所产生的破坏力的最大值是衡量车辆相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力学原理,使用固定壁障会导致大型车辆前刚度变大,从而加剧大型车辆与小型车辆间相容性变差。相关文献指出,车辆前部在碰撞中产生破坏力的最大值与试验车的自身质量成正比。通过已有的碰撞数据,确定了车辆NCAP等级与乘员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