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490篇
公路运输   1486篇
综合类   372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298篇
综合运输   48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深圳地铁5号线洪浪—兴东盾构区间下穿广深高速公路立交桥,立交桥为双幅桥梁,1.2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岩层为全风化花岗岩,桩基为摩擦桩,隧道结构边缘与桥桩外侧最小净距为1.6 m。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盾构施工期间对桥桩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盾构区间下穿立交桥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并结合施工过程中采集的现场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23.
盾构机在穿越沼气地层时易发生爆炸和窒息事故,危害性较大,在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沼气地层进行盾构隧道施工的风险,介绍了提前有控放气的沼气排放工艺,通过放气试验分析沼气排放规律,确定沼气排放参数,指导放气施工,有效预防了盾构隧道施工沼气事故的发生,对同类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随着盾构法施工在城市地铁隧道中的应用,使得在盾构法施工中面临到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以上海市12号线东兰路站~虹梅路站区间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一些在盾构施工中面临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5.
汤明方 《铁道建筑技术》2013,(9):98-101,113
介绍了沪杭高铁上跨上海地铁九号线盾构的监测设计原则和内容.通过施工前合理地布设监测点,分析桩板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隧遗产生的影响,确定了动态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控制技术.并对动态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时有效地采动态控制措施,确保了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6.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人行天桥桩基。在盾构穿越天桥前,必须清除隧道开挖范围内的桩基。在无交通疏解和工期紧的条件下,首先搭设临时支架保护天桥,从地面注浆加固土体,在托换承台后,人工挖竖井从竖井中凿除盾构隧道范围内桩基,同时盾构穿越时调整施工参数。整个施工过程中,天桥正常通行,盾构穿越天桥后,承台最大累计沉降在3mm以内,保证了天桥的安全和盾构施工工期,到达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7.
小间距叠交盾构隧道施工主要面临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结构的影响和因地表沉降叠加引发沉降过大两大问题。文章结合工程特点,采用了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相结合,从新增管片注浆孔内注浆加固,先建隧道内增加纵向连接槽钢或米字型钢支撑和信息化监测等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从施工效果来看,这些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管片的变形和地表沉降,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8.
根据无锡地铁盾构工程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以Peck公式的假设为基础,将实测数据和对应位置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通过EXCEL的数据曲线回归分析功能,对监测数据的散点曲线进行多阶函数拟合。在确定沉降槽假定边界后,应用不定积分求得拟合曲线原函数,即可计算出盾构掘进后引起的实际地层损失率。在总结前人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采用了EXCEL曲线回归分析计算地层损失率的方法,综合了监测断面上各测点实际沉降分布情况,其计算结果也必然进一步接近实际真值,其方法可为后继实测地层损失率的计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路会造成铁路线路沉降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某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地基加固、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线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注浆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小,当旋喷桩加固施工完成后,主加固区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大;地基加固对盾构下穿时铁路线路变形控制有较好效果,隧道穿越施工期间,路基最大沉降量为36.52mm,轨面最大沉降量为15.88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0.
地铁隧道开挖会引起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及变形,影响建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基于某地铁新建盾构隧道侧穿邻近浅基建筑物工程,介绍了隔离桩的减沉机理,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有隔离桩和无隔离桩两种工况下隧道周边土体的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隔离桩能有效降低隧道周边土体的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土体的沉降在隔离桩附近有突变,土体竖向沉降被限制在隔离桩内侧,但地表土体在隔离桩内侧附近有所增大;增加隔离桩能有效阻隔土体向隧道内的滑动趋势,保护隧道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