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405篇
综合类   152篇
水路运输   178篇
铁路运输   113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析了非饱和黄土强度的组成和结构强度的来源,通过常规三轴试验对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剪强度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强度可用其天然结构破坏时所丧失的强度表示;同一含水率下结构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围压下结构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结构强度与其粘聚力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
由于全挂汽车列车的主车与挂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转弯时,或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常常导致主车、转向架和挂丰三者之间产生剧烈的周期性摆动现象。为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将全挂车列车简化为主车、牵引架和挂车前轴、挂车车身和挂车后轴三个部分,并建立了运动方程式,研究分析了全挂车列车转向时车辆各参数的瞬态响应。  相似文献   
53.
利用ADAMS/CAR二次开发模块,建立了国产某小客车的整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车辆转向盘角阶跃输入和脉冲输入时的瞬态响应特性,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调整后轮侧倾刚度等参数,优化转向瞬态特性响应结果,经过样车的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54.
对于确定的一种路面结构,在4种典型的气候条件下,利用时间增量型有限元法,分析各层温度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温度应力。结果表明,在低温、小降温速率(<1℃/h)条件下材料的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混合料的松弛性能愈来愈难以发挥,路面应力增长非常快,材料有可能达到其断裂强度而出现破坏。  相似文献   
55.
冯志华  朱忠奎  殷明华  张平  孔凡让 《汽车工程》2005,27(2):251-253,181
基于小波包的信号瞬态成分检测与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提出基于小波包分解特征表示和瞬态特征重建方法并应用于汽车变速器齿轮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包分解的信号特征表示方法能有效检测信号中瞬态成分的存在,瞬态成分的重建结果有效地表示了齿轮的故障状态。  相似文献   
56.
瞬态转速测量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传统的转速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转速测量方法 ,新测速法在不提高对转速传感器要求的基础上实现转速的快速精确测量 ;详细地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并且将据此原理设计的测速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时间与传统测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7.
气液两相段塞流中双流体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瞬态双流体模型描述了倾斜管道中气液两相段塞流的流动情况,提出了段塞单元的简化水力模型,认为段塞流是由一系列段塞单元构成,该段塞单元由流相段塞区和膜区两部分组成;通过对段塞单元的分析,采用新方法来计算段塞频率,塞单元及液相塞的长度;根据据其流动特点推导出表征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及气液两相与管壁间相作用的关联式,本文在处理相间曳力系数时摒弃以往采用经验常数的方法,而是在稳态段塞流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型的曳力系数表达式从而达到封闭模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简要阐述PIT-FV瞬态动力法的基本原理。与模型桩试验结果对照,证实PIT-FV瞬态动力法这一技术的可靠性。该技术用于工程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9.
EGR阀升程规律对重型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台配备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重型柴油机,试验研究了瞬态工况下EGR阀升程规律对重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针对恒转速变扭矩与恒扭矩变转速过渡工况设计了5种EGR阀升程规律,根据升程走势可分为3种类型:线性升程,上凸型升程以及下凹型升程。结果表明:瞬变过程中,初始EGR阀开度变化速率对NO_x生成影响巨大,NO与NO_x排放规律基本吻合,EGR阀升程规律对NO_2排放影响甚微。不同EGR阀升程规律下烟度变化规律相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峰值明显不同。EGR阀升程规律对燃油经济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0.
某桥上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水害严重,已出现严重的单板受力现象,个别跨在跨中虽采取了支护措施,但已初步鉴定为危桥.根据改建计划,该道路将按公路Ⅰ级标准改建,即上部结构将拆除重建.为节省投资,上部结构重建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下部结构.为此,采用空间加载体系与瞬态面波技术对下部桩柱进行了试验分析,为下部结构可否进一步使用提出了科学依据.该试验分析方法对其他桥梁结构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