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226篇
水路运输   198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车辆换道微观行为的建模和仿真理论,提出了路面破损约束条件下道路交通车辆换道行为的建模方法。首先,进行了车辆因路面破损而换道的机理分析,计算了车辆不同情况下换道的常概率区和亚概率区;其次,提出了路面破损影响下换道的路径选择效益模型;最后,基于社会力模型思想,建立了车辆可选择换道属性的离散模型。  相似文献   
132.
高速公路桥面铺装的早期破损以及板梁铰缝漏水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桥面防水层施工工艺、材料的关注。选择合适的防水层型式不仅能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保证桥梁主体结构的安全,还能延长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和降低造价。优良的桥面防水层应具有如下特性。  相似文献   
133.
高速公路跨河桥梁由于长期受到河水的冲刷而出现桩、柱混凝土破损现象。鉴于此,就这一病害的成因以及维修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同类桥梁的病害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4.
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不断影响下,会逐渐出现损坏。由于环境、材料组成、结构层组合、荷载、施工和养护等条件的变异.损坏的形态多种多样样,常见的沥青路面破损类型主要有裂缝、车辙、水损坏、表面功能下降、松散和坑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沥青路面的损坏。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了农村公路破损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6.
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破损形态的多样性和破损程度的模糊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破损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建立了沥青路面破损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7.
盐渍土以其特殊的工程性质,严重影响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阐述盐渍土地区改建道路早期破损的特点与成因的基础上,针对老路不同程度的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道路改建工程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8.
邹立 《中国港湾建设》2001,(3):26-27,55
1 前言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集装箱运输从渤海之滨兴起。1973年天津港在我国率先进行了集装箱运输的尝试,1980年4月1日,在丹麦专家帮助下,我国第一座集装箱专用码头在天津港建成投产。20年来天津港已成为我国集装箱的枢纽港。  相似文献   
139.
结合上海浦星公路大修工程路况调查,进行病害成因分析,找到路面损坏的症结。其主要损坏集中在既有"白加黑"及拼宽路段的反射裂缝,加上半刚性基层部分路段由于三渣碎裂,造成路面结构强度不足。通过深入论证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公路大修方案,根据路面不同部位的损坏机理,采用了老路板块碎石化技术、部分基层和下面层采用就地再生技术,不仅解决了道路横向不同基层之间差异沉降问题,同时对老路旧料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科学性理念,提出的方案对类似工程的老路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0.
随着我国地铁运营里程的增多,其线路的整体道床脱空破损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更好地指导道床脱空破损的整治,通过理论假定,建立道床受力模型,并对其进行破损模型验证分析。提出临界脱空面,通过对临界脱空面渗水至浸水过程来探讨分析道床脱空破损的机理。对于具体的道床破损整治工程,基于理论分析的结果,采用环氧补强加固方法。经过三年运营期的跟踪与反馈,表明此破损机理的分析与采用的施工工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