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226篇
水路运输   198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公路桥梁接缝的破坏往往是导致结构破损和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桥梁伸缩缝破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2.
隧道检测系统及其在韩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韩国高速铁路隧道安装的健康监测系统,提出基于检测数据诊断隧道衬砌可能破损的新系统识别方法。引入逆算法,即根据已知的形变数据和混凝土衬砌恒载,估计破损的程度和位置。对以刚度均减和裂缝概念为基础建立的两种模型进行效果和优劣比较。对理想化的隧道结构进行数学分析,并用检测数据中常用的白噪声对模型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刚度均减方法的模型1对白噪声相对不敏感,而以裂缝概念为基础的模型2由于受刚度减小的影响很小,易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73.
蒙华  唐伯明 《公路》2003,(9):77-80
针对西部地区大量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的现状,介绍采用冲压稳固技术处治破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作为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补强,简易加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加铺技术。  相似文献   
74.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修建中已广泛应用。虽然沥青路面设计是建立在层状弹性理论基础上的耐久性设计,但沥青路面仍然存在设计年限内发生的早期破损现象。该文从工程施工角度,分析了造成早期破损现象的施工与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5.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过去所修建的桥梁,到现在为止都发生了大小程度不同的病害,如桥面破损、栏杆断裂、伸缩缝损坏、桥头跳车、梁板或拱体裂缝、混凝土剥落、钢筋钢索锈蚀、钢结构裂纹锈烂、墩台断裂位移、挡墙倾斜错位、锥坡下挫坍塌、墩台基底冲空、桥头路基;中塌、河床护底冲翻以及河道被冲刷严重变迁而危及桥头路基等,已经破坏了桥梁的正常功能。这种不良状态.大大缩短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有的已经威胁着过往人车的安全,因此对这些危桥进行维修加固就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类型,早期破损的形成原因,以及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7.
随着沥青路面自身的老化及车辆重载和超载现象的增多,湖南省高速公路路面不同程度上出现裂缝、车辙等病害,造成路面外观形象和行车舒适性均不理想。文中结合近几年现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湖南省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开展了现场就地热再生在湖南省高速公路施工前后路面状况指标(PCI)及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的变化规律研究,并通过处治前后上述两性能指标的对比确定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施工前路面状况参数越高,施工后效果及长期效果越好;就地热再生技术对车辙类病害的处理效果比破损类好。  相似文献   
78.
从旧路面破损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结构层强度及厚度、路面整体承载能力、路面板脱空状况、路基土质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价了某旧水泥砼路面的使用状况,为该路病害处治及大修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9.
彭飞  朱晓军  邓敏 《中国修船》2007,20(1):40-42,46
文章针对破损舰船修理过程中的进坞问题,研究了其建模和实现技术,利用虚拟现实开发软件Multigen建立破损舰船模型和逼真三维地形模型,并重点就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和实现实时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0.
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承担设计的S204线(仪北路)改造工程于2006年12月30日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S204线(仪北路)北碚段起于重庆北碚区与合川市交界的大田坎,止于北碚朝阳桥,路线全长19.3km,属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路基宽9m,水泥混凝土路面宽7.5m,改造前路面破损严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