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碳纤维编织网增强磷酸镁水泥砂浆加固法(TRMM)中2个界面(砂浆-混凝土、碳纤维编织网-砂浆)的黏结性能,对21个黏结试件进行了弯折试验。研究变量包括界面处理方式(打磨、刻槽、凿毛)、磷酸镁水泥砂浆(MPCM)类型(MPCM、聚乙烯醇纤维(PVA)改性MPCM)、碳纤维编织网处理方式(表面涂层、表面涂层+粘砂、浸渍+粘砂),分析了试件破坏模式和在不同变量下黏结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砂浆-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随着界面粗糙度的提高而增强,当粗糙度由0.77 mm提高至1.97 mm,试件由脆性破坏变为延性破坏;PVA可通过桥联作用改善碳纤维编织网-砂浆界面黏结性能;浸渍和粘砂后碳纤维编织网-砂浆界面黏结性能显著增强,界面黏结强度提高68%。  相似文献   
42.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15%~30%)中灌注水泥基材料而形成的一种刚柔并济的路面形式。为了探究磷酸铵镁水泥作为灌浆材料制备的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对不同空隙率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中灌注磷酸铵镁水泥灌浆材料,制备了不同空隙率的半柔性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以及高温抗车辙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大,半柔性试件水稳定性及高温抗车辙性能提高,低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3.
在寒冷地区或者在温差较大的线路区域,公路隧道养护经常要应对衬砌温缩开裂的防护治理问题。在衬砌混凝土中掺加钙镁膨胀剂技术,是受水工混凝土温缩防裂技术启发,而在公路隧道工程中逐渐探索应用的一项公路隧道衬砌防开裂技术。案例隧道工程应用该工艺开展隧道衬砌防开裂防护治理,取得了明显的防护治理效果。围绕该工艺技术,重点介绍了钙镁膨胀剂对衬砌混凝土自由形变、砂浆限制形变、加筋混凝土形变、混凝土温度应力等的功效影响,通过数据比较,验证了该工艺技术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44.
45.
国内外铝镁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新一代汽车产品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即轻量化、智能化、节能、安全和环保.而这种严峻的挑战又为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汽车工业的主体技术正步入转型换代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46.
47.
轻量化技术是为改善燃油消耗的基本方向。汽车制造公司将原来的车身 车架改进:为整体式车身。下一步将着眼于材料代换,采用铝、镁、塑料和合成材料代替钢,同时进一步优化设计。文章对汽车制造与成本、寿命周期、制造工艺、性能、重量、安全性、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轻型车上材料应用的远景。  相似文献   
48.
49.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地增加,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要解决汽车废气的污染,满足政府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除了开发新的代用燃料外,减轻汽车质量,提高燃油效率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若一辆轿车或一辆轻型载货汽车每减质量10%.那么燃油经济性可提高约6%.目前世界上用于减轻汽车质量的主要材料有:高强度钢、铝、镁、钛、塑料.  相似文献   
50.
以1mol/L硝酸振荡提取湿红细胞中锌铜、锰、镁,分离上清液,用0.1mol/L硝酸定容,原子吸收法测定,同时以消化法做酸提取效果的比较基础。结果以硝酸提取法对消化法的符合率为95.2%~101.3%,二法重现性一致。前者简便、省时、无需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