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由中世纪博雅教育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课程,科学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科学史融入通识教育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为适应通识教育要求,对科学史课程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晚明社会的士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明社会的士和科学的关系分析出发,并与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作比较,说明晚明社会的科学走出中世纪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与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相关的丰富文本为主要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威尔斯及其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从科幻作品参与科学活动的角度出发,对威尔斯科幻小说的书评进行了重点考察;进一步厘清《自然》杂志与科幻的早期历史渊源关系;通过威尔斯的个案,探讨了《自然》杂志在20世纪早期英国学界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编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科学史观的探讨.本文站在科学编史学的立场上,探讨跨文化研究对科学史研究的意义,主要结合劳埃德的跨文化观点及相关的争论,分析了有关跨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说法,探讨此观点的引入可能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变化以及编史学意义,作者认为,科学史的研究中应该引入多元文化,只有引入多元文化才更有益于科学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关于秋石方问题的诸多争论,探讨了各方的说法依据以及秋石方问题的实质。在这场论争中,争论双方的力量严重失衡,以李约瑟为代表的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国人对权威的盲目迷信以及“中国领先”的情结是导致这场争论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后对用模拟实验来检验古代科技成就这一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评价,认为这一方法不一定能最终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科学史研究来说,这一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失误是对古人见解的误读。在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问题、古人的大地形状概念、月食解说、陨石成因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存在着比较典型的误读现象。辉格史学倾向对这种误读现象有一定的引发作用,而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不求甚解和对古代相关知识背景的忽略。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 ,我就和几位北京的学术界朋友在讨论“科学文化”究竟是什么、科学史又能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科学史无疑将在新世纪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但这个位置很可能将定位于科学文化的大背景之中。科学、文化、科学文化 ,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确非常复杂。按照 C.P.斯诺的说法 ,把人类知识体系分成两大块 ,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一种文化 ,人文也是一种文化——后半句简直象是废话。所谓“科学文化”,原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概念 ,可以有多种理解 ,比如 :将科学视为文化的一部分 ,将科学本身视为一种文化 ,科学中具有人文功能的那一部…  相似文献   
18.
我校科学史系关增建教授的中国计量史研究引起国际关注。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2004年第2期在该卷的第二篇刊登了由关增建教授撰写、加岛淳一郎先生翻译的章《中国计量史上の贵宝——新莽嘉量》,并在首篇刊登了日本计量史学会前任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