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1篇
  免费   154篇
公路运输   4238篇
综合类   3276篇
水路运输   178篇
铁路运输   201篇
综合运输   30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徐永丽  程培峰 《中外公路》2007,27(6):146-148
贝雷法提出了3个参数CA、FAC和FAF,为混合料级配检验提供了一个有效办法,并且可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芯样级配的评价。该文对贝雷法应用于我国AC级配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对参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基于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提出了适用于AC级配的合理参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172.
任宇  欧阳岚 《中外公路》2007,27(6):180-182
利用正交分析法对影响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矿料间隙率随着CA值的增大而增大;矿料间隙率随着FAF和FAC的增大而减小,矿料间隙率随着油石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的结论,可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3.
童浩  金光来  豆莹莹 《公路工程》2021,(2):89-95,102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对高灰分天然岩沥青BRA和SBS改性沥青复合改性BSAC-20与BSSMA-13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BRA和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组分适宜的掺配比例,综合评价了用于不同路面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将其与单一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  相似文献   
174.
微表处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手段,文章以广西坛百高速公路路面车辙修复工程为例,结合当地的交通和气候条件,介绍了微表处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使用方法,为当地微表处技术工艺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5.
王锋 《北方交通》2021,(1):66-69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玻璃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基质沥青相比,掺入一定量的玻璃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很大改善,同时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明显改善;但玻璃纤维用量超过0.2%后,其各方面性能就会降低;经过试验建议玻璃纤维的最佳用量为0.2%.  相似文献   
176.
对后张法施工的桥梁预应力结构而言,孔道的压浆密实度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是其质量控制环节需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冲击回波法检测技术是目前在工程项目上应用较为成熟且广泛应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结合近年来开展的检测项目与比对验证情况,介绍了应用该方法现场检测在测点布置、激振锤选择、敲击方式、评判方法等要点.  相似文献   
177.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BF)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掺量(质量分数为0%、0.2%、0.4%、0.6%、0.8%、1%)玄武岩纤维-(质量分数为4.5%)SBS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BF-SBS改性沥青进行温度扫描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以评价其高温流变性能;通过弯曲梁流变试验(BBR)测得的蠕变劲度s、蠕变速率m等指标分析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上升,各掺量BF-SBS改性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G~*降低,相位角δ增大,表明BF-SBS改性沥青胶浆拥有更好的弹性特性。在各应力水平下,随着BF掺量增加,BF-SBS改性沥青胶浆的不可恢复蠕变量Jnr不断降低,当掺量达到0.4%时,Jnr值降至最低。而R值高于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胶浆,表明BF能够有效提升SBS改性沥青胶浆在高应力作用下的高温变形恢复能力。蠕变劲度模量s、蠕变速率m低温指标测值表明适量玄武岩纤维对沥青胶浆低温性能有一定提升,其中掺量为0.4%的BF-SBS改性沥青表现出最佳的高、低温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78.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器观察硅烷偶联剂基于界面改性原理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加,半柔性路面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其掺量对性能的影响存在峰值,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弯拉应变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在掺量为0.5%左右处达到峰值,超过峰值后性能随掺量增加而下降,最终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为0.5%。通过测定连通空隙率和灌注率的变化定量反映界面紧密度,通过对比观察普通半柔性路面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最佳掺量下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水泥-沥青界面可明显发现,硅烷偶联剂能够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与沥青混合料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通过改变水泥-沥青界面的形态,有效改善水泥-沥青界面稳定度并减少水泥-沥青界面裂缝,结合性能试验,硅烷偶联剂可通过界面优化改善半柔性路面的力学及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9.
为了探究摊铺机螺旋布料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螺旋布料器三维实体建模,提出了以质量占比离异系数Sc作为均匀性评价指标。针对不同螺径、螺距和料位系数各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得到Sc的关系变化曲线,最后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开展了摊铺均匀性工程实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的摊铺均匀性规律与工程实测的均匀性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0.
针对环氧沥青材料的性能特点,研究了国产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施工可操作时间;考察了拌和工艺和生产施工温度对混合料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养护条件对混合料强度形成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160~180℃范围内,国产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长的施工可操作时间(3~4 h),能满足工程应用需要;拌和工艺对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小,通常工艺为主剂和固化剂先混合均匀,再与基质沥青及石料拌和;生产施工温度对混合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拌和温度宜为160~180℃,碾压温度不宜低于130℃,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混合料强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养护时间和养护温度;准确把握高温固化环氧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可有效地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