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5篇
  免费   219篇
公路运输   3813篇
综合类   2046篇
水路运输   1794篇
铁路运输   858篇
综合运输   1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金东 《北方交通》2023,(7):63-66
由于受连雨天、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施工过程中挖方边坡易出现下错滑动地质灾害险情。以某国道高速路YK31+260~YK31+310右侧挖方边坡为例,当边坡出现滑动时,通过地质勘察,分析滑动的成因机制,并辅以计算,对边坡的稳定性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并给出处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42.
就地热再生能直接在现场一次性完成路面修复,但因其材料组成和施工工艺复杂等极易出现混合料不均匀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尝试从集料入手,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数码相机获取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截面的数字图像,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识别截面中所有新旧集料的细观结构;然后,采用环扇分割法将截面分成36个等面积区域,基于区域集料颗粒面积比和新集料颗粒偏离度分别提出集料均匀性评价指标D和新集料均匀性评价指标H;最后,通过改变RAP加热温度、RAP拌和时间、新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与新旧料混合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分析均匀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可靠性。结果表明:环形分区结合OTSU阈值分割方法可准确识别沥青混合料截面图像中的集料信息,保留绿色通道的方法可有效识别不同灰度值的新旧集料;对试件截面均匀性的定性分析初步验证了这2个均匀性指标的有效性;RAP加热温度与新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对D影响显著,RAP加热温度和新旧料混合时间对H影响显著;而且,随着RAP加热温度、新沥青混合料温度和新旧料混合时间的增加,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均匀性变好,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这2个均匀性评价指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3.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4.
通过不同掺比、不同级配组合建筑垃圾掺入到膨胀土后进行室内试验,分析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力学特性和膨胀特性规律。结合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作用机理,对工程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比例掺量的建筑垃圾可以显著改善膨胀土的物理力学、膨胀性能;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的力学特性、胀缩性取决于建筑垃圾的掺比和土的初始含水量大小,此外级配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当建筑垃圾掺比为40.0 %左右,混合土含水率为12.4 %左右、采用19.5~31.5 mm粒级再生料时,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具有更好的工程特性,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5.
模态及传递路径分析是车辆NVH特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振动噪声传递过程中的薄弱部位需结合传递路径及模态分析确定,薄弱部位零部件的振动噪声传递特性可通过模态分析得到。基于上述分析采取加强薄弱部位支撑等强化手段,改善薄弱部位的固有属性,避免共振,即可达到减小振动、降低噪声,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的目的。整车轰鸣问题改善就是此类研究范畴,本文以改善某4缸乘用车整车轰鸣问题为目标阐述试验分析及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246.
反射裂缝是再生水稳基层的主要病害,沥青面层的厚度、模量以及层间处治措施如土工格栅、SBS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和橡胶沥青碎石层等是影响反射裂缝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再生水稳基层路面结构参数,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并定量分析了面层的厚度、模量和3种层间处治措施对表征裂缝反射能力的沥青面层底部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升沥青面层和层间处治层厚度均能有效缓解面层底部的应力集中现象,但两者模量的提高会加大面层底部的剪应力和弯拉应力;且以上层间处治措施中SBS沥青混合料层间处治层对降低沥青面层底部应力集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47.
文章主要针对玻璃升降过程中由内水切造成的异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内水切异响类型和相关设计要点。结合物理模型和振动微分方程分析其异响机理,总结出异响控制的3种方式。最后运用DFSS方法识别异响机会,根据客户要求定义工程指标,通过优化自身变量确定控制因子和噪音因子,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水切拔出力,分析其信噪比找到消除异响的稳健设计方案,并通过实车验证其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248.
进气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前期建立了一维仿真模型,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发动机的性能,但还是未能真实的反映出管道的真实结构,像一些拐角、突变区域等。进气歧管的设计校验中,虽然三维稳态和瞬态计算能够模拟各个支管的压力分布情况,但是仅用三维计算不能实时得到一维的准确边界,且计算时间太长,不能从整个发动机上模拟瞬态进气过程和谐振效应带来的进气不均匀性。因此,要在1D模型中获得更准确的瞬态边界条件来计算进气歧管的三维流动,或更进一步研究进气歧管结构形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来指导优化进气歧管的设计。文章以发动机1D燃烧开发软件为基础与3D流体软件相耦合来解决进气歧管设计中瞬态进气过程。  相似文献   
249.
为判断汽车座椅骨架的结构合理性,文章利用ANSA建立了某乘用车座椅骨架总成及假头型有限元模型,对该座椅骨架进行了模态分析与基于显式动力学有限元的头枕吸能性仿真试验,得到前四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头枕前碰仿真分析加速度时间历程图。结果表明,该座椅骨架自由模态频率避开了人体最敏感的共振频率范围,整个碰撞过程假头型减速度超过80 g的连续作用时间未超过3 ms。  相似文献   
250.
乘坐舒适性是汽车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而热舒适性是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分;因此,建立一套客观、全面的热舒适性试验评价方法意义重大。以寒区试验中某越野车型进行的空调采暖制热性能试验评价为例,分析其采用的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完善热舒适性评价进行的测试,最后对建立热舒适性评价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